[发明专利]薄膜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9630.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岳燕;张天贵;陈继朝;郅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8 | 分类号: | B65H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薄膜横向拉伸后,必须进行热定型处理,目的是使薄膜中的内应力消除,增加尺寸稳定性。目前热定型装置采用砧板输送薄膜,容易将膜拉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热定型装置中使用的薄膜输送装置。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薄膜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持薄膜的夹子装置与设置在入膜口与出膜口处且用于将夹子装置的薄膜夹口打开的开夹装置,夹子装置固定在输送链条上,输送链条通过链轮带动回转。
优选的,所述夹子装置包括上夹体与下夹体,上夹体包括上夹板、固定座、滑块与转动轴,上夹板设置在滑块的下部,滑块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固定座上,在转动轴上套接扭簧;上夹板与下夹体之间形成薄膜夹口,在下夹体上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开夹装置上设置有用于供夹子装置上设置的滑块滑动并在其滑动时提供给其扭转力的螺旋曲面轨道。
优选的,所述开夹装置上还设置有固定板。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输送链条与夹子装置夹持输送薄膜,开夹是通过夹子装置上设置的滑块在开夹装置的螺旋曲面轨道上滑动开夹,闭夹是通过夹子装置上设置的扭簧积聚的回弹力使夹口紧闭,将薄膜夹紧,在薄膜输送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薄膜不被拉破,且夹膜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薄膜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开夹过程;
图4为开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螺旋曲面轨道。
图中:1-夹子装置,101-上夹体,1011-上夹板,1012-固定座,1013-滑块,1014-转动轴,1015-扭簧,102-下夹体,1021-连接孔,2-输送链条,3-链轮,4-开夹装置,401-水平段,402-弯曲段,403-螺旋曲面轨道,40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薄膜输送装置,包括夹子装置1、输送链条2、链轮3与开夹装置4。夹子装置1固定在输送链条2上,输送链条2通过链轮3带动回转。开夹装置4设置在入膜口与出膜口处,其上设置有螺旋曲面轨道403,用于打开夹子装置1。
夹子装置1包括上夹体101与下夹体102,上夹体101包括上夹板1011、固定座1012、滑块1013与转动轴1014,上夹板1011设置在滑块1013的下部,滑块1013通过转动轴1014固定在固定座1012上,在转动轴1014上套接有扭簧1015。上夹板1011与下夹体102形成薄膜夹口,下夹体102与固定座1012固定连接,在下夹体102上开设有连接孔1021,用于夹子装置1与输送链条2的连接。
开夹装置4包括开夹本体与固定板404。开夹本体整体类似L形,其包括水平段401与弯曲段402,在开夹本体的内侧顺延其伸展方向设置有螺旋曲面轨道403。当滑块1013在螺旋曲面轨道403上滑动时,螺旋曲面轨道403可给予其一逐渐变化的扭转力,该扭转力可使其随着转动轴1014旋转,从而带动上夹板1011上移,使薄膜夹口逐渐打开。当滑块运行至螺旋曲面轨道的某一位置时,薄膜夹口完全打开,薄膜进入薄膜夹口。随后薄膜夹口在扭簧1015所积聚的回弹力作用下逐渐闭合,将薄膜夹紧。开夹本体的截面类似带有缺口的回字形。固定板404安装在开夹本体的一侧,用于将开夹本体固定在所需位置处。
下面对本发明的运行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