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焊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9491.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威;于俭;刘博文;胡明烈;柴路;王清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5/16 | 分类号: | B29C65/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进行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布连接,特别涉及一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焊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是,层合复合材料因层的存在而带来力学性能的弱点:例如:易分层、开裂敏感和损伤扩展快、沿厚度方向的刚度和强度低、冲击韧性和损伤容限水平较低、抗面内剪切强度低等。
三维编织物(又称三维预成形件)可以克服分层现象,形状复杂制件的整体编织仍会利用缝合方法把三维预成形件连接起来,但是,缝合连接处的力学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焊接的方法,本方法提高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克服了分层现象,解决了二维层合结构的分层和三维预成形件的连接问题,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焊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种熔化时连接玻璃纤维布的玻璃粉,用粘接剂将所述玻璃粉调成浆状,喷涂在玻璃纤维布层之间;
(2)选择一种能透过玻璃纤维布和所述玻璃粉的超短脉冲激光,调节所述超短脉冲激光的光路,使得所述超短脉冲激光通过物镜聚焦在待焊接玻璃纤维布之间的所述玻璃粉上,当所述超短脉冲激光强度大于等于多光子吸收阈值时,所述玻璃粉发生多光子吸收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即种子电子,所述种子电子吸收激光能量;
(3)当所述种子电子吸收的激光能量达到所述玻璃粉的熔化阈值时,所述玻璃粉发生熔化,并将玻璃纤维布连接在一起;随着所述超短脉冲激光沿着预先设计的路线进行扫描,把整个玻璃纤维布焊接在一起;
(4)清洗所述掉粘接剂或者加热玻璃纤维布,使所述粘接剂完全挥发。
玻璃粉的熔点低于玻璃纤维布的熔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多层玻璃纤维布之间或三维预成形件连接处喷涂玻璃粉,利用聚焦的超短脉冲激光的多光子吸收特性,使激光透过玻璃纤维布,将低熔点玻璃粉熔化,在不破坏玻璃纤维结构的前提下,实现玻璃纤维布层间连接或三维预成形件的连接。本方法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又适用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克服了分层现象,解决了二维层合结构的分层和三维预成形件的连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激光光强分布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的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焊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多光子吸收阈值光强; 2:光斑直径;
3:激光光强分布曲线; 4:超短脉冲激光;
5:物镜; 6:第一片玻璃纤维布;
7:第二片玻璃纤维布; 8:玻璃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克服分层现象,解决二维层合结构的分层和三维预成形件的连接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焊接的方法,参见图1、图2和图3,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选择一种熔化时可以连接玻璃纤维布的玻璃粉8,用粘接剂将玻璃粉8调成浆状,喷涂在玻璃纤维布层之间;
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玻璃纤维布需要确定玻璃粉的选择,通常选择熔点低于玻璃纤维布的玻璃粉,粘接剂是可以清洗掉的或者在高温下完全挥发的。喷涂玻璃粉的方式可以是手工或喷涂的任意一种,玻璃纤维布可以是两层或多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102:选择一种能透过玻璃纤维布和玻璃粉8的超短脉冲激光4,调节超短脉冲激光4的光路,使得超短脉冲激光4通过物镜5聚焦在待焊接玻璃纤维布之间的玻璃粉8上,当超短脉冲激光强度大于等于多光子吸收阈值时,玻璃粉8发生多光子吸收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即种子电子,种子电子吸收激光能量;
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玻璃纤维布和玻璃粉8需要确定激光4的功率,超短脉冲激光通常选取脉冲宽度为飞秒或皮秒数量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103:当种子电子吸收的激光能量达到玻璃粉8的熔化阈值时,玻璃粉8发生熔化,并将玻璃纤维布连接在一起;随着激光沿着预先设计的路线进行扫描,把整个玻璃纤维布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