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吸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009099.7 | 申请日: | 201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郭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格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B32B5/26;B32B7/12;B32B37/12;B32B37/06;B32B37/10;D04H1/4382;D04H1/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吸声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塑性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第三粘结层,上表层、第一粘结层、芯层、第二粘结层、下表层和第四粘结层,所述的上表层与芯层之间、下表层与芯层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粘结层加热塑化辊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层或下表层为混合纤维毡片状复合材料;
或所述的芯层为声学增强纤维毡片状材料;
或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粘结层为热塑性树脂薄片,选自乙烯-醋酸乙烯脂胶膜或聚乙烯胶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脂胶膜或聚乙烯胶膜的面密度为60-90g/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纤维毡片状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
有机纤维 100份,
增强纤维 100-150份,
声学增强纤维 40-8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纤维选自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双组分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
或所述的增强纤维选自玻璃纤维,优选为无碱合股无捻粗纱玻璃纤维;
或所述的声学增强纤维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或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纤维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层或下表层的厚度为1.5~2.5mm;
或所述的芯层的厚度为2.5~4.0mm;
或所述的芯层的克重为600~1000g/m2;
或所述的上表层或下表层的克重为400~600g/m2;
或所述的第一、二、三或四粘结层的克重为60~90g/m2;
或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成型后克重为1600~2400g/m2。
6.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份有机纤维、100-150份增强纤维和40-80份声学增强纤维混合均匀、梳理成网、针刺成毡,得作为上、下表层材料的混合纤维毡片状复合材料;
将声学增强纤维通过梳理机梳理成网、然后经过针刺机针刺成毡得芯层;
(2)将步骤(1)中制备的上、下表层、芯层片状材料依次按照上表层、第一粘结层、芯层、第二粘结层、下表层顺序层叠在一起,形成多层片状材料;
(3)将步骤(2)中的多层片状材料通过红外烘箱加热塑化使纤维之间熔融粘结;
(4)然后在塑化后的多层片状材料上下表面分别覆上第三粘结层和第四粘结层,通过加热复合辊热压成型,再经过冷却单元冷却、定型、切割修边得到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红外烘箱包括预热单元和熔融膨胀单元,其中预热单元的温度为195~220℃,熔融膨胀单元的温度为230~2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热复合辊上下辊温度为110~130℃,辊间隙为4~7mm;冷却单元两个区温度分别为55~65℃和25~35℃。
9.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热塑性吸声板材用作汽车内饰部件材料、建筑吸声材料或工业吸声材料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格美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格美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0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表及其弹簧杆同轴电缆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