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池及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08841.2 | 申请日: | 201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滕济林;曹效鑫;李若征;赵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水处理 吸附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池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的种类较多并且成分非常复杂,为了达到好的处理效果,实现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生化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但是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颗粒物、生物难降解物质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变差,影响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因此在在生化之前通常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吸附池是一种常用的废水预处理构筑物,通过在吸附池内添加活性焦、活性炭等吸附剂,可以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由于吸附剂具有发达的空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官能团结构,可以有效吸附去除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尤其是难以生化去除的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有效的工业废水预处理方法。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1481183A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吸附池的废水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吸附池、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石英砂滤池,所述吸附池、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石英砂滤池的上部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吸附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在所述吸附池内设置有搅拌器。该装置在运行时,随进水投加吸附剂,同时启动搅拌器,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吸附剂与进水混合均匀,通过吸附除去废水中的颗粒物质,完成吸附后的混合液溢流进入沉淀池进行初步净化,最后经过石英砂滤池的分离过滤后,将净化后的水排出。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吸附池通过将吸附剂与进水均匀混合,从而实现了对废水中颗粒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但上述现有技术仍旧存在的缺陷在于,当所述吸附池的处理水量较大、体积较大时,上述通过在吸附池内设置搅拌器对进水和吸附剂进行搅拌实现二者混合的方式并不适用,原因在于,当所述吸附池的处理水量较大、体积较大时,所述吸附池的横截面面积也随之加大,而此时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搅拌很容易存在搅拌器扰动不到的死角,而如果为了防止死角的存在增加搅拌器的数量,又会增加吸附池的动力能耗,降低吸附处理的经济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吸附池内设置搅拌器对进水和吸附剂进行搅拌实现二者混合,当所述吸附池的处理水量较大、体积较大时,很容易产生搅拌器扰动不到的死角,而如果为了防止死角的存在而增加搅拌器的数量,又会增加吸附池的动力能耗,降低吸附处理的经济性能。进而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吸附池进行充分扰动,动力能耗又低的吸附池及其处理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吸附池及其处理工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池,包括:
池体,所述池体设置有弧形侧壁,所述池体的侧壁壁面光顺平滑连接,所述弧形侧壁朝向所述池体外侧弯曲,在所述池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在所述弧形侧壁的内侧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非封闭的弧形导流板,每个所述弧形导流板分别与位于其外侧的弧形侧壁同心设置;
还设置有推流装置,所述推流装置的推流方向统一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设置;所述推流装置推流出的液体流向所述弧形导流板的边缘,所述液体部分进入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外侧,剩余部分进入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内侧。
所述弧形导流板设置有多个,每对相邻的所述弧形导流板之间设置的推流装置数量相同。
所述推流装置的推流方向水平设置;
所述推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吸附池的底部,所述推流装置与所述吸附池池底间的距离为0.5-2.0m。
在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内侧设置有平面导流板。
在所述吸附池内设置有澄清器,所述澄清器包括:
器壁,所述器壁为四个沉降板形成的合围,所述四个沉降板由上向下逐渐向内收缩,在所述器壁的下端形成液体通道,在所述器壁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堰;
在所述液体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挡流板,所述多个挡流板之间以及所述挡流板和所述沉降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挡流板为开口向下设置的V型板。
所述池体设置有弧形侧壁,每两个相邻所述弧形侧壁之间通过平面侧壁过渡连接。
所述池体设置有四个侧壁,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为相互平行的平面侧壁,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为弧形侧壁。
所述平面导流板与所述平面侧壁相平行且位于所述两个平面侧壁的中间;
所述推流装置的推流方向与所述平面侧壁相平行。
所述吸附池的两个弧形侧壁间的最大间距与所述两个平面侧壁间的间距之比大于或者等于2。
基于所述的吸附池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干瓶机的吹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囊干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