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压可调式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321.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泽波;朱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33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压可 调式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压可调式电容器。
背景技术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自愈特性,即金属化薄膜介质局部击穿后立即本能地恢复到击穿前的电性能现象。在自愈过程中,金属化膜会释放出部分气体。此类电容器一般拥有密封的金属外壳,内部容纳浸渍油或保护气体。如电容器内部存在浸渍油,可以改善电容器的电性能、增加散热性,但在使用过程中浸渍油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分解出部分气体。电容器在长期使用后,积累的气体会压迫密封的金属外壳,使其鼓胀变形,严重时外壳会出现爆裂,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大造成外壳爆裂,在电容器上增加了防爆装置。防爆装置是在电容器的导线上设置一个薄弱点,当电容器外壳或盖板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变形到一定程度后,导线被拉伸从薄弱点断开,电容器从电路中断开,从而防止电容器外壳爆裂,保证电容器安全。
实际使用中,带防爆装置的电容器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电容器起爆的太早,内部电容器芯组性能还完好,防爆装置就已动作,造成了浪费和早期失效;二是电容器的起爆装置没能拉断导线,内部压力继续增加导致外壳爆裂的情况还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压可调式电容器,使有密封金属外壳的电容器内部压力可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会造成电容器外壳鼓胀变形。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压可调式电容器,由电容器芯组、绝缘层、浸渍油、金属外壳、 引出端子组成,所述的电容器芯组设置于金属外壳内,所述的电容器芯组与金属外壳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的浸渍油填充在金属外壳中的空隙中,所述的电容器芯组上部引出有引出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上方安装有压力调节器,用于控制电容器内压,这样只有过压的气体可以排出,而不会造成内部浸渍油的泄露。
所述的压力调节器通过焊接或法兰或卡箍或卡套或对夹连接金属外壳上方。
所述的压力调节器下部带有外螺纹,所述的压力调节器安装固定在金属外壳上方的内螺纹管上。
所述的压力调节器为泄放阀、手动阀。
所述的压力调节器优选为安全阀,尤其是压力微启式安全阀,其适用于本发明有微量气体排出的需求,而且阀门微启,可以减少外界气体侵入的风险。安全阀是一种用于受压设备、容器或管路上的自动压力释放装置,当被保护系统内的压力升高超过允许值时,阀门自动开启,排出部分多余的介质,以防止系统压力继续升高,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某规定值时,阀门又能自动关闭,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使用安全阀符合本专利控制内部压力的需要。
本发明电容器一般是在常压下制造的,没有投入工作时,内压为1个大气压,约为1.0kgf/cm2,为了保证电容器内压不会使电容器金属外壳变形,可以设定电容器内压增加了20%后,安全阀开启,降低电容器的内压,保证电容器的安全,即安全阀的起座压力为1.2kgf/cm2。
所述电容器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其它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没有采用防爆装置,而是在电容器上增加了压力调节器,当电容器内部因金属化膜自愈和浸渍油分解产生的气体压力超过规定值后,压力调节器开启,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当气体恢复到内外平衡后,压力调节器关闭,电容器和外界隔离,保证电容器的性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内压可调式电容器,由电容器芯组1、绝缘层2、浸渍油3、金属外壳4、引出端子5以及安装在金属外壳4上方的压力调节器6组成,电容器芯组1为电容器的主要功能部件,为使使其和金属外壳4之间保持绝缘,电容器芯组1外部包裹有绝缘层2。图1中为了清晰表现出电容器芯组1,做了局部剖视处理,浸渍油3填充在金属外壳4中的空隙中。控制电容器内压的部件压力调节器6安装在金属外壳4的上方,这样只有过压的气体可以排出,而不会造成内部浸渍油3的泄露。
压力调节器6安装固定方法有多种,如焊接、法兰连接、卡箍连接、卡套连接、对夹连接等。优选的方式为螺纹连接,压力调节器6下部带有外螺纹,安装固定在电容器外壳上方的内螺纹管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蝶阀
- 下一篇:高压加氢反应特材调节角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