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照明灯及其LED发光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7685.8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信(漳州)电光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1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灯 及其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及其LED发光管。
背景技术
公告日为2011年5月25日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577242.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LED灯,包括LED芯片、散热座、灯头,散热座内缘固定有基板以及透镜,透镜位于基板上方与基板和散热座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封闭空腔为真空状态或填充有惰性气体,LED芯片位于封闭空腔中。该方案使LED芯片处于真空状态或填充有惰性气体的封闭空腔中,不易受潮或被氧化。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LED芯片工作散发的热量从各个方向散发出去,没有指向性引导至散热座,散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LED发光管及LED照明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LED发光管,包括LED封装结构和散热件,该LED封装结构包括多个LED芯片、透明基板和封装外壳,所述LED芯片设置在该透明基板上,该封装外壳包裹在所述LED芯片和透明基板的外表面,该透明基板的一端延伸出该封装外壳之外,该散热件包括冷凝端和蒸发端,该透明基板延伸出的一端与该散热件的蒸发端热连接。
其中,该透明基板由氧化铝陶瓷制成。
其中,该散热件呈密闭管状结构,其包括管壳和传热液,该散热件的管壳内充有传热液。
其中,该散热件呈密闭管状结构,其包括管壳、吸液芯和传热液,该吸液芯内部设有多个毛细孔,该吸液芯设置在该散热件的管壳内,并且该散热件的管壳内充有传热液。
其中,多个LED封装结构与同一个散热件热连接。
其中,每个LED封装结构与一个散热件热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LED发光管的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和灯头,该散热器设置在该灯头之上,该LED发光管的散热件的冷凝端与该与该散热器热连接。
其中,该散热器顶面中央设有插槽,该散热件的冷凝端埋设在该插槽内。
其中,所述的LED照明灯包括多个LED发光管和环状连接器,该环状连接器由导电金属材质一体成型而成,该环状连接器内壁对应该LED发光管的电极延伸出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该LED发光管的电极电连接,该LED发光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形成电连接,这就使得该LED发光管通过环状连接器结合另一端的导线形成串联或并联关系。
其中,所述的LED照明灯还包括驱动器,该驱动器上设有两个输出线,该散热器顶面设有通孔,该驱动器的输出线通过该通孔与该LED封装结构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使用LED发光管的LED照明灯的热传导路径是,LED芯片散发的热量由透明的氧化铝陶瓷基板传导至散热件蒸发端,然后经由热管冷凝端传导至金属散热器,从而将热量传导出LED照明灯外部,热传导途径通畅,散热效果好;另外,在保证芯片温度的前提下,光源功率可以较大,单颗LED发光管内可封装较多颗LED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LED照明灯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的LED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LED照明灯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中的LED照明灯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驱动器;2、灯头;3、散热器;100、LED发光管;200、环状连接器;
4、LED封装结构;41、LED芯片;42、透明基板;43、封装外壳;
5、散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一种LED照明灯包括驱动器1、灯头2、散热器3、多个LED发光管100和环状连接器200,该环状连接器200由导电金属材质一体成型而成,该环状连接器200内壁对应该LED发光管100的电极延伸出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该LED发光管的电极电连接,该LED发光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形成电连接,这就使得该LED发光管100通过环状连接器200结合另一端的导线形成串联或并联的关系。该散热器3设置在该灯头2之上。该驱动器1上设有两个输出线,该散热器3顶面设有通孔,该驱动器1的输出线通过该通孔与该LED封装结构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信(漳州)电光源有限公司,未经海德信(漳州)电光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7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