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健身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7116.3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孙斐;周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ndroid 智能手机 多功能 健身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终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健身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多种多样,而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手机系统是Google 为首的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OHA) 2007 年推出的基于Linux 平台开源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Android提供了很多颇具特色的接口。主要包括:传感器系统(Sensor)、语音识别技术(Recognizer Intent)、Google Map和用来开发桌面的插件(Widget)。其中的传感器系统中内置了很多传感器接口,目前的Android手机一般都会内置一个非常实用的加速传感器,有了它,手机就支持重力感应、方向判断等功能,在部分游戏或软件中可以自动识别屏幕的横屏、竖屏方向来改变屏幕显示布局。以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终端平台正在以其功能强大的特性,不断拓展和加深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领域。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人们的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非健康状态,而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特别是IT白领人士,身体运动严重不足,头脑透支,加上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造成大批人群的健康平衡状态被打破,陷入亚健康状态。同时也没有健身器材或者没有时间去健身中心锻炼身体,因此,本发明基于此提出一款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健身软件,意在为工作忙碌的群体设计一款手机应用程序。让用户在工作闲暇之余,方便地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设定自己的预期目标,然后自动产生锻炼计划的时间表,使用智能手机内置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一些简单的锻炼,如模拟举哑铃、深蹲、仰卧起坐、跑步等,感知手机在3维空间内移动时重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进行对运动量的统计,计算出实际消耗的能量,进而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每次锻炼会自动记录到日记中,也可将锻炼成果同步发表到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站,与好友进行交流,实现用户之间的交互。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代人们由于繁忙的生活节奏,没有闲余的时间或者没有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提供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的多功能健身器系统,实现了一些简单的锻炼方式,例如模拟举哑铃、深蹲、跑步等。并通过手机在3维空间内移动时重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进行对运动量的统计,计算出实际消耗的能量,进而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而且可对每次锻炼进行记录,分享。
本发明的创新意义在相比与其它健身方法有着更低的成本,无需其它贵重的健身设备,利用闲暇时间就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有趣的人机界面、人性化的锻炼计划、用户之间的交互更为乏味的锻炼增加了趣味性,从而达到寓练于乐的效果,让用户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逐渐改善身体状况,最终解决亚健康问题。
基于Android手机的多功能健身器系统包括以下四个模块:(1)锻炼计划定制模块:该模块提供了用户注册的功能,并根据注册用户的具体情况定制一份相应的锻炼计划,并有提醒功能。(2)锻炼实时监测模块:该模块可以识别深蹲、举哑铃、跑步三种运动方式。还可以将用户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转换成消耗的能量,并呈现给用户,同时记录到用户的数据库中,生成锻炼日志。(3)锻炼统计模块:每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该模块会对用户之前的数据进行统计,对前一段时间用户的锻炼情况进行评测,判断有没有达到预计目标,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并将统计结果呈现给用户,写入到用户数据库中,据此为用户修改锻炼时间表。(4)分享模块:该模块可通过WIFI,GPRS等方式连接到网络,可以将用户近期的锻炼成果同步更新到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站,与好友们交流经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7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