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排六缸径向式共轨供油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06824.5 | 申请日: | 201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见;俞建达;沙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2M59/10 | 分类号: | F02M59/10;F02M59/46;F02M59/4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排六缸 径向 式共轨供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供油泵,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双排六缸径向式共轨供油泵。
背景技术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可以实现喷油量、喷油次数和喷油压力的柔性控制,并可产生0~200MPa压力的高质量雾化燃油,是柴油机实现低排放、高效率等性能指标的主要技术方案。高压供油泵是共轨系统的主要液力部件,其作用是为共轨系统定时定量的提供高压燃油。在现有技术中,柴油机共轨系统用共轨供油泵主要分为两种结构类型,一种是以满足功率较大、转速较低的中或重型柴油机需求而设计的直列式共轨供油泵,如德国博世公司的CP2共轨泵(美国专利申请号US 6769413 B2)、日本电装公司产品HP0系列共轨泵(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59422.9)、无锡威孚公司的球阀型高压共轨喷油泵(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25966.0)、辽宁新风公司的用于共轨系统的直列式共轨泵(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14040.1)、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进油计量阀控制式共轨供油泵(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01163U)等,这类共轨泵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根据发动机功率需求轴向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泵油部件,凸轮轴为1、2或3个突起以实现多次供油,这种直列式共轨供油泵在低速下也能实现较大的供油量,但受柱塞弹簧空间的限制,供油泵的最大转速一般不高于3000转/分钟,且整体结构较大,峰值驱动高;而另一种是以满足小功率、高转速、结构紧凑的乘用或轻型柴油机需求而设计的径向式共轨供油泵,如电装公司的HP3共轨转子泵(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20352.1)、博世公司的共轨转子泵(专利号CN 101010508 A)、西门子公司的共轨转子泵(专利号CN 1871434A)等,在油泵的径向布置有1~4个泵油部件,凸轮轴凸轮一般为单突起结构,在油泵每循环内各泵油部件分别工作,径向式供油泵结构紧凑、转速高且驱动扭矩很低,其供油量可以满足功率不大的柴油机需求。
随着柴油机排放和经济性能的提升,现代柴油机的升功率呈逐步提升的趋势,这要求与之匹配的共轨供油泵同时具有转速范围宽广、结构紧凑、驱动扭矩低、供油量大、可靠性好等特点,而传统的两种共轨供油泵结构型式,其中直列式共轨供油泵无法满足结构紧凑、转速高和低驱动扭矩要求,径向式共轨供油泵无法兼顾大供油量的性能要求,另外每个径向式供油泵仅具有一个控制进油量的电磁阀,当电磁阀出现损坏时油泵即无法正常工作,油泵的冗余度较差,综合以上原因,需要从结构上对共轨供油泵进行创新设计以满足功率密度较高的新型柴油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排六缸径向式共轨供油泵,其可同时满足大油量、高转速、低峰值扭矩、紧凑结构、冗余度等性能要求,能够适应升功率较高的柴油机需求。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双排六缸径向式共轨供油泵,包括泵体、输油泵和泵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设有一个轴向中心孔和六个环绕均布在轴向中心孔外围的径向安装腔,所述六个径向安装腔在泵体的轴向上分为两排,在泵体的周向上分为三列,每个径向安装腔内端开口与轴向中心孔相连通;所述泵体外侧安装有三个沿周向均布的泵头,每个泵头的轴向上设有两个空腔,泵头安装在泵体上后,三个泵头上的空腔与泵体上的三列径向安装腔一一对应;所述轴向中心孔内通过轴承组件支承安装有一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前端从泵体前端面伸出,作为供油泵的驱动端,所述凸轮轴后端与安装在泵体后端面上的输油泵连接,输油泵通过凸轮轴驱动,所述泵体内设有低压油道连接输油泵与输油泵进油口;所述泵体外侧设置有两个进油比例阀,在泵体内设有并联的低压油道连接每个进油比例阀与输油泵,燃油由输油泵进油口进入泵体,经低压油道进入输油泵,燃油被输油泵加压后分别输送到两个进油比例阀处;所述泵体上的每个径向安装腔内安装有一个泵油部件,所述泵油部件的头部分别位于三个泵头的内部空腔内,泵油部件的主体位于泵体上的径向安装腔内,在泵体内设有并联的低压油道连接每个进油比例阀与泵油部件,输送至进油比例阀处的燃油从两个进油比例阀流出后进入到每个泵油部件内;所述凸轮轴上设有两个偏心凸轮,每个偏心凸轮与一排的三个泵油部件对应配合,凸轮轴转动时,凸轮轴上的偏心凸轮驱动泵油部件运转,燃油通过泵油部件加压后经泵头内的高压油道从出油阀紧座处流出进入到共轨系统的共轨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