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欧姆接触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欧姆接触电极的半导体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6807.1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卢洋藩;顾建龙;叶志镇;陈匆;吴惠敏;汪雷;陈凌翔;叶春丽;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45 | 分类号: | H01L29/45;H01L2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欧姆 接触 电极 制备 方法 包含 半导体 元件 | ||
1.一种置于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上的欧姆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包括置于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上的金属电极层,所述金属电极层的第一电极层(2)是Ti金属层,第二电极层(3)是Ni金属层,第三电极层(4)是Ti金属层,第四电极层(5)是热惰性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姆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惰性金属层选自Au金属层、Pt金属层、Pd金属层、Ir金属层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姆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选自块状n型宽带隙半导体、n型宽带隙半导体薄膜、n型宽带隙半导体纳米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欧姆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型宽带隙半导体选自n型ZnO、n型ZnMgO、n型ZnBeO、n型金刚石、n型SiC、n型GaN、n型AlGaN、n型AlN、n型ZnS。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欧姆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层(2)的厚度为20~70 nm,第二电极层(3)的厚度为30~60 nm,第三电极层(4)的厚度为10~70 nm,第四电极层(5)的厚度为20~90 nm。
6.一种置于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上的欧姆接触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清洗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并吹干;
在清洗好的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上覆盖上带有电极图案的掩模版;
在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上依次生长第一电极层(2)、第二电极层(3)、第三电极层(4)和第四电极层(5),所述的第一电极层(2)是Ti金属层,第二电极层(3)是Ni金属层,第三电极层(4)是Ti金属层,第四电极层(5)是热惰性金属层;
移除掩模版,制得置于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上的欧姆接触电极。
7.一种制备置于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上的欧姆接触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清洗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并吹干;
在清洗好的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上光刻出电极图案;
在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1)上依次生长第一电极层(2)、第二电极层(3)、第三电极层(4)和第四电极层(5),所述的第一电极层(2)是Ti金属层,第二电极层(3)是Ni金属层,第三电极层(4)是Ti金属层,第四电极层(5)是热惰性金属层;
将不需要沉积的金属部分剥离,制得置于n型宽带隙半导体基底上的欧姆接触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制得的欧姆接触电极进行退火处理的步骤,所述的退火处理为快速退火热处理,退火的气氛为氩气或氮气气氛,退火温度为:400~800℃,退火时间为:30~150秒。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层(2)的厚度为20~70 nm,第二电极层(3)的厚度为30~60 nm,第三电极层(4)的厚度为10~70 nm,第四电极层(5)的厚度为20~90 nm。
10.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元件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欧姆接触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8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