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6171.0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金;俞海龙;徐铮;董宏伟;王青山;王铁石;朱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587;H01M4/136;H01M4/133;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维 结构 石墨 mos sub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次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放电时间长、容量密度大、质量轻、无记忆效应及无污染等原因,近年来成为电池行业的研究热点。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是热点之一。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氧化物、氮化物、合金及盐等。一般商业使用的电池主要以传统石墨材料为主,主要应为石墨材料是六方晶系,典型的三明治层状结构,层内由sp2杂化形成的共价键结合,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共价键有着良好的导电能力,层间相距340pm,有着很好的嵌入型储锂能力,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性。石墨表面缺陷多,在首次放电过程中难以一次形成均匀致密的SEI膜,导致首次充电效率低,但是由于锂离子在嵌入脱出过程中体积应变较大,多次循环会导致层间石墨剥离,循环性能差。石墨本身密度小,体积能量密度低,倍率循环性能差,很难在动力电池上得到应用。然而MoS2材料也同属于六方晶系,有着相似的结构性能,当与石墨烯制备成复合材料时大幅度增加了MoS2比表面积和,使得储锂能力大幅度提高。王石泉、李国华等人,使用水热法制备了MoS2纳米花,容量可以达到994.6mAh/g,但是经过45次循环比容量下降为400mAh/g,将近为首次循环容量的30%(Chin.J.Chem.Eng.,18(6),910-913,2010,12),虽然MoS2容量提高显著但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可快速充放的具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是:2-5mg石墨烯、15-35mg的MoO3、0.3-0.6g尿素和30-60mg硫代乙酰胺溶解在15ml去离子水和35ml乙醇混合溶液中,200℃保温干燥18~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沉淀用水和乙醇清洗,6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的石墨烯与MoS2复合物的整体体积为微米级、单个MoS2片直径为400-600纳米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5mg石墨烯、15-35mg的MoO3、0.3-0.6g尿素和30-60mg硫代乙酰胺溶解在15ml去离子水和35ml乙醇混合溶液中,200℃保温干燥18~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沉淀用水和乙醇清洗,6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MoO3是将钼酸铵粉末在空气中500℃温度煅烧4小时所得到的MoO3粉末。
本发明的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组成为: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导电碳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8: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水热方法合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强,产量高。本发明的方法所得到的复合物整体体积为微米级见附图1,石墨烯表面单个MoS2片直径为400-600纳米,见附图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有着极好的锂离子电池循环特性和很高的容量,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润滑剂、吸波材料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