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螺旋管油水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6099.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钧;林元华;冯光;戚兴;曾德智;王其军;张文丽;谢娟;武元鹏;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螺旋 油水 分离 装置 | ||
1.一种双螺旋管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箱壳(1)、进料环管(2)、汲油环管(3)、汲油立管(4)、外旋管(5)、内旋管(6)、水堰板(7)、折板(8)、油堰板(9)、泄孔(10)、出油口(11)、出水口(12)、侧排油嘴(13)、甩水孔(14);进料环管(2)绕箱壳(1)下部一周后伸入箱壳(1),与箱壳(1)内的外旋管(5)连接,外旋管(5)绕箱壳(1)轴线盘旋向上布置;在外旋管(5)顶部与内旋管(6)光滑连接,内旋管(6)绕箱壳(1)轴线盘旋向下布置;外旋管(5)和内旋管(6)上部螺旋管段外侧壁开有多个甩水孔(14);在内旋管(6)下部连接一出油口(11)伸出箱壳(1)之外;汲油环管(3)平行于进料环管(2)在箱壳(1)上部外侧布置,两者之间等间距布置多个汲油立管(4),汲油环管(3)一端伸进入箱壳(1)内,另一端为盲端;箱壳(1)底部设置一环形的水堰板(7),箱壳(1)顶部设置一环形的折板(8),箱壳(1)内壁上部设置一环形的油堰板(9);折板(8)上部沿周向每隔一定角度开有多个泄孔(10);箱壳(1)上设置一侧排油嘴(13),将越过油堰板(9)的油流引出至外部汲油设备;在箱壳(1)侧壁底部设置一出水口(12),将越过水堰板(7)的水流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管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旋管(5)和内旋管(6)绕箱壳(1)轴线盘旋的圈数不少于11圈,且内旋管(6)旋转半径R3为箱壳(1)内径R1的0.3~0.4倍,外旋管(5)旋转半径R2为箱壳(1)内径R1的0.6~0.7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管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旋管(5)和内旋管(6)上部螺旋管段外侧等间距开有的甩水孔(14)个数每圈不少于20个,外旋管(5)和内旋管(6)开设甩水孔(14)的圈数不少于3圈,所开甩水孔(14)位于外旋管(5)和内旋管(6)外管壁偏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管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汲油环管(3)与进料环管(2)之间所设置的汲油立管(4)数量不少于6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管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板(8)上部所开泄孔(10)数量不少于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0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竹制家具加工制作方法
- 下一篇:经由单独通道向进气端口引入排放气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