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波长转换组件、其制备方法及白光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5784.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殷江;钱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6 | 分类号: | H01L33/56;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波长 转换 组件 制备 方法 白光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发光领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波长转换组 件、其制备方法及白光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白光LED作为新型照明光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蓝光芯片与黄色 的荧光粉组合(或其它组合方式)来获得白光。传统的LED封装是将 硅胶或树脂与荧光粉混合后直接涂覆在蓝光芯片表面,然而这种封装 方式有其固有的缺点。LED器件的散热不畅会导致器件工作温度升高, 使得荧光粉的发光波长发生漂移,发光强度下降。另一方面,较大颗 粒的荧光粉可以使得光线充分混合,同时也会反射一部分光线进入蓝 光芯片,影响了发光器件的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波长转换组件、制造方法及利用包 含荧光树脂涂层的树脂基板制造白光LED发光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 解决上述利用传统的LED封装工艺所制造的发光装置中出现的器件 光效下降及荧光粉发光特性劣化等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波长转换组件,其特征在 于,包括树脂基板,且在树脂基板的表面具有含有树脂与荧光粉的混 合涂层,涂层的制备特征为,将树脂粉末、荧光粉与溶剂及粘结剂混 合后涂覆在树脂基板上,经干燥及加热烘烤,溶剂挥发后,树脂粉末 软化后包覆荧光粉并相互粘连形成一层树脂涂层,并与树脂基板合为 一体;其中树脂基板的材质是PMMA、PMMA合金树脂、聚碳酸酯、PC 合金树脂、环氧、丁苯、苯砜树脂、CR-39、MS、NAS、聚氨脂光学树 脂、尼龙或PC增强的PMMA或MS树脂;树脂粉末的材质是PMMA、PMMA 合金树脂、聚碳酸酯、PC合金树脂、丁苯、苯砜树脂、CR-39、MS、 NAS、尼龙或PC增强的PMMA或MS树脂;树脂基板与树脂粉末是同 种物质或异种物质。
进一步,树脂基板A也可以设计成其它形状,它的作用是透光及 把光线引导到不同的方向、支撑并固定荧光树脂涂层。树脂基板A是 平面、球面、双曲面、椭圆面、卵形面或抛物面的凸面型板材或为柱 面型板材。
进一步,其中荧光粉是LED黄色荧光粉、LED绿色荧光粉与LED 红色荧光粉的混合物或者是LED黄色荧光粉与少量LED红色荧光粉的 混合物。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光学波长转换组件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将树脂粉末、荧光粉粉末、粘结剂和溶剂混和成均匀的浆料, 其中树脂粉末、荧光粉粉末的质量比为100:1-20:150,溶剂与粘结 剂的质量比为100:1-100:100,荧光粉粉末加树脂B粉末混合物 的总体积与溶剂加粘结剂混合物的总体积的体积比为1:100-300: 100,且树脂的粉末和荧光粉的粉末的粒径在1微米到60微米之间; 其中溶剂是液体的醇、醚、酮、酯、烃类,粘结剂为溶于溶剂的聚合 物(如溶于水的聚乙烯醇、羧基纤维素)、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 脂、缩丁醛树脂、乙基纤维素。
(2)将上述浆料均匀涂覆在树脂基板上,然后将涂覆浆料的树脂 基板干燥,干燥温度为40℃-130℃,干燥时间为5分钟-10小时;
(3)将干燥后的涂有浆料的树脂基板烘烤,烘烤温度为100℃ -260℃,升温速率为1-10℃/分钟,烘烤时间为5分钟-20小时,降 温时间为20分钟-10小时,在树脂基板A表面得到含有荧光粉与树 脂的混合涂层。
进一步,其中步骤(2)中干燥过程能在空气中进行,也能在真空 中进行。
进一步,其中步骤(3)中烘烤过程能在空气中进行,也能在真空 中进行烘烤方式是利用红外线直接烘烤或利用电热丝加热烘烤;
进一步,其中步骤(2)和(3)可以合并为一个分步加热步骤进 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白光发光装置,包括底座、蓝 光LED芯片、反光罩和波长转换组件,反光罩的两端分别连接热沉和 波长转换组件,蓝光LED芯片设置在底座面对波长转换组件的一面, 且蓝光LED芯片的电极引线穿出底座,光学波长转换组件包括包括树 脂基板,且在树脂基板的表面具有含有树脂与荧光粉的混合涂层;其 中底座可以是金属板,或LED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外墙腻子刮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换结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