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迎击雷电的防雷避雷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05633.7 | 申请日: | 2013-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濮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方正 |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迎击 雷电 防雷 避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雷避雷方法,特别是一种主动迎击雷电的防雷避雷方法;属于防雷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最为宏伟壮观的大气现象,但是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成为“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752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揭示了雷电的奥秘,探知了雷击电流的传播途径,为此寻找到了一条防雷避雷的保护伞——避雷针。避雷针实际上是将雷击电流引导到接地引下线,再由接地引下线传导到埋设在地表之下的金属接地极,金属接地极再通过覆盖在其上、下的泥土泄放到大地中去,由此获得人身财产的安全。因此,避雷针的实际功能和名称应为“引雷针”。
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活动越来越大型化和集约化,如大型社区、大型工矿区、文化娱乐园区,各种占地面积很大的场所等都需要安装防雷避雷装置。现行的防雷避雷方法是对这些区域内的高大建筑物或设施安装防雷避雷装置,把每个需要防雷避雷的对象进行孤立的考虑,被动的防御。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它还是不能避免雷击事故发生,而且有的是重复发生,反复发生,甚至有一年几十次的雷击事故发生。雷电象气流一样是流动的,是飘移的,它象风和气流一样随着自然界的山川、地形、地貌走势,沿着河流通道,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当天上的乌云即雷雨云与地面高大建筑物作正负离子中和失衡后,雷击事故便发生了。而发生雷击的地方,可能是安装了避雷针的正上方,那就可以避免雷击事故,但也可能是安装了避雷针建筑物的侧上方,避雷针接受不了雷击电流,因此就产生了雷击事故,造成了损毁。这使人们对雷电灾害从防不胜防到束手无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迎击雷电的防雷避雷方法。它是针对现行传统的被动、孤立的安装避雷针防雷避雷,提升为主动地迎向雷电进行全方位的防御,在雷电通道上安装“引雷针”,主动拦截、引导、消除或减弱雷击电流的一种全新的防雷避雷方法,它具有安全、有效、先进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迎击雷电的防雷避雷方法,该方法是:事先分析、预测出雷击电流的走向和路径,然后采取主动迎击的方式,在雷击电流可能侵袭的通道上安装引雷装置,通过引雷装置拦截或引导雷击电流在此瞬间泄放入地,避免保护对象遭受雷击。
上述的主动迎击雷电的防雷避雷方法中,可以通过观察被保护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被保护对象历年遭受雷击情况来分析、预测出雷击电流的走向和路径。
前述主动迎击雷电的防雷避雷方法中,所述的引雷装置为引雷针(也叫避雷针),该引雷针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单纯、被动的防雷模式,采用全方位、主动拦截方式,引导、消除或削弱雷击电流,具有有效、安全、先进的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防雷避雷方法,能彻底保护对象免遭雷击。
2、对于大面积的保护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大量减少引雷装置的安装数量,大幅降低防雷工程的成本。
3、本发明的防雷避雷方法,操作简单,易学、易懂,能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通过观察被保护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或被保护对象历年遭受雷击情况,事先分析、预测出雷击电流的走向和路径,然后采取主动迎击的方式,在雷击电流可能侵袭的通道上安装引雷装置,通过引雷装置拦截或引导雷击电流在此瞬间泄放入地,避免保护对象遭受雷击。所述的引雷装置为引雷针(也叫避雷针),根据不同情况,引雷针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两根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方正,未经濮方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