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4800.6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谢瑞益;张民杰;简立晁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所构成,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由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及配置于上述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构成,而背光模块用以提供此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以使液晶显示器达到显示的效果。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面板中会配置第一间隙物以及第二间隙物,其中第一间隙物同时接触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以及对向基板以维持液晶显示面板的间距,此时,设置于对向基板上的第二间隙物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可存在一间隙。当液晶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间隙物会接触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并提供支撑力,以避免液晶显示面板产生破裂的情形。不过,第二间隙物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接触时,第二间隙物存在有容易偏移的情形,上述的偏移情形将造成液晶显示面板有漏光的情形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当其受到外力挤压时可提供间隙物良好的限位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液晶层。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二绝缘层。第一金属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的第一基板上。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配置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二金属层,其中多个凹陷结构形成于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的上方。各凹陷结构至少位于第二绝缘层中且具有顶部以及底部。各凹陷结构的宽度由顶部朝底部的方向逐渐变小。顶部具有第一宽度且底部具有第二宽度。对向基板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配置。对向基板包括多个第一间隙物以及多个第二间隙物。第一间隙物配置于对向基板的第二基板上,且第一间隙物位于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的上方。第二间隙物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对应凹陷结构配置。各第二间隙物的远离第二基板的端部具有第三宽度。第三宽度大于第二宽度且小于第一宽度。液晶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以及对向基板之间。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液晶层。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二绝缘层。第一金属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的第一基板上。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配置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二金属层,其中多个凹陷结构形成于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的上方。各凹陷结构至少位于第二绝缘层中且具有端部。端部具有第四宽度。对向基板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配置。对向基板包括多个第一间隙物以及多个第二间隙物。第一间隙物配置于对向基板的第二基板上,且第一间隙物位于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的上方。第二间隙物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对应凹陷结构配置。第二间隙物具有顶部以及连接于第二基板的底部。第二间隙物的宽度由顶部朝底部的方向逐渐变大,其中顶部具有第五宽度且底部具有第六宽度。第四宽度大于第五宽度且小于第六宽度。液晶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以及对向基板之间。
基于上述,当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时,凹陷结构适于使第二间隙物对应地抵顶至凹陷结构的倾斜侧壁上以提供反作用力,并维持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此外,凹陷结构可限定第二间隙物抵顶至有源元件阵列基板的位置,以减少第二间隙物的偏移形变量并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有源元件阵列基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3A为沿图2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液晶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液晶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后的剖面示意图。
10、10a:液晶显示面板
100、100a: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102:第一基板
104:第一金属层
105:第一绝缘层
106:第二金属层
107:第二绝缘层
108:扫描线
110:数据线
112:像素单元
114:有源元件
116:像素电极
118、118a:凹陷结构
118h:顶部
118l:底部
118s: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4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