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工艺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03432.3 | 申请日: | 201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辉;李文超;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化学 法制 备高铁酸盐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具有第一搅拌器的第一储罐,传送带,具有第二搅拌器的第二储罐和环形管,所述第一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计量泵与第二储罐的顶端连通,传送带的出料口与第二储罐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二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二阀门和第二计量泵与环形管的液体进口连通。
2.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具有第一搅拌器的第一储罐,具有第三搅拌器的第三储罐,静态混合器和反应盘管,所述第一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计量泵,所述第三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三阀门和第三计量泵均通过三通管路与静态混合器的液体进口连通,静态混合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二计量泵与环形管的液体进口连通。
3.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具有第一搅拌器的第一储罐,具有第三搅拌器的第三储罐,具有第二搅拌器的第二储罐和反应盘管,所述第一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计量泵,所述第三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三阀门和第三计量泵均通过三通管路与具有第二搅拌器的第二储罐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二阀门和第二计量泵与环形管的液体进口连通。
4. 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进行高铁酸盐生产的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将NaClO的NaOH溶液与FeNO3固体按比例备料,将NaClO的NaOH溶液置于第一储罐中,通过第一搅拌器充分搅拌的NaOH和NaClO混合溶液从第一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计量泵输送至第二储罐中,再将FeNO3固体置于传送带上输送,经传送带的出料口送入第二储罐中,其NaClO与 FeNO3的摩尔比为1.5~6:1,在第二储罐中,通过第二搅拌器充分搅拌反应40-120分钟得到的反应混合液,从第二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二阀门和第二计量泵送入环形管内,从环形管的液体出口得到高铁酸盐液体产品。
5. 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进行高铁酸盐生产的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将NaClO的NaOH溶液和FeNO3溶液备料,将NaClO的NaOH溶液置于第一储罐中,通过第一搅拌器充分搅拌的NaOH和NaClO混合溶液从第一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一阀门、第一计量泵和三通管路送入静态混合器中,再将通过第三搅拌器充分搅拌溶解于水中的FeNO3溶液从第三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三阀门、第三计量泵和三通管路送入静态混合器中,其NaClO与 FeNO3的摩尔比为1.5~6:1,NaOH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与FeNO3溶液经静态混合器充分反应混合后,从静态混合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二计量泵送入环形管中再充分反应40-120分钟,从环形管的液体出口得到高铁酸盐液体产品。
6.一种在线湿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进行高铁酸盐生产的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将NaClO的NaOH溶液和FeNO3溶液备料,将NaClO的NaOH溶液置于第一储罐中,通过第一搅拌器充分搅拌的NaOH和NaClO混合溶液从第一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一阀门、第一计量泵和三通管路送入送入第二储罐中,再将通过第三搅拌器充分搅拌溶解于水中的FeNO3溶液从第三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三阀门、第三计量泵和三通管路送入第二储罐中,其NaClO与 FeNO3的摩尔比为1.5~6:1,NaOH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与FeNO3溶液经第二搅拌器的均匀混合充分反应10-30分钟后得到的反应混合液,从第二储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管路及管路上设置的第二阀门和第二计量泵送入环形管中再充分反应30-90分钟,从环形管的液体出口得到高铁酸盐液体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3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神经保护的NMDA受体拮抗剂
- 下一篇:龙胆泻肝颗粒的新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