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薄膜包衣过程火灾危险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3287.9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36 | 分类号: | A61K9/36;A61K9/32;A61K47/38;A61K4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薄膜 包衣 过程 火灾 危险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薄膜包衣过程火灾危险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药生产领域,包衣主要是指片剂生产过程中在片子的表面包上一层用适宜材料构成的衣层,以改善片剂的外观、增强片剂中药物的稳定性,防止片剂吸潮和氧化变质;同时掩盖药物中的不良气味,方便服用。被包衣的片剂称为片心,包衣材料称为衣料,而包衣后的片子又称为包衣片。
根据衣层材料以及溶解特性不同,包衣片又分为糖衣片和薄膜衣片。根据其在体内作用的不同,分为胃溶片、肠溶衣片。另外还有控释片、缓释片等。
糖衣片系指衣层以蔗糖为主的包衣片,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包衣片主要类型。但糖衣片存在容易吸潮、表面龟裂、起泡、衣层剥落,不光滑的缺陷,不易制备缓释、控释等剂型。近年来逐渐被薄膜包衣片所取代。
以高分子物料为片剂衣膜的包衣片称薄膜衣片。薄膜衣片与糖衣片相比:其操作简便、片重增加小(仅增加2%~6%,而糖衣片的片重需增加15%~30%)、对崩解及药物溶出的不良影响小、片心标志清晰可见、防潮性好等特点。
常用薄膜衣材料主要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苯乙烯-乙烯吡啶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这些材料可分别与适量的增塑剂、色素、遮光剂等按配方要求,溶解在包衣溶剂(一般为乙醇、丙酮、异丙醇等)中,形成包衣液,通过喷浆装置高压雾化喷入包衣锅中的片心上,干燥后溶剂蒸发,衣料在片子表面形成了一层牢固的薄膜衣层,这一过程称为薄膜包衣过程。
由于薄膜包衣过程需要制备包衣溶液,而包衣溶剂主要为有机溶剂,其闪点均小于28℃,属于甲类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同时制得的包衣溶液根据工艺要求必须在高压空气作用下进行雾化后,喷入包衣机内的片心,溶剂气化排出,包衣材料留在片心上完成包衣过程。所以整个包衣岗位(包括包衣液配制和包衣操作)必须按甲类生产考虑。整个包衣区采用防爆墙与其他区域分隔,物料和操作人员进出该区域均需通过正压门斗,所有包衣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空调系统采用直流风,全送全排。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包衣操作区属于药品暴露区,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为D级,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才能送入,换气次数需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为15~20次/小时)。由此可知,薄膜包衣工艺按甲类生产考虑,会带来生产管理的不便(人员、物料均需通过正压门斗进出)、生产布局的不合理(为满足甲类生产区必须有朝向室外安全区域的泄爆面而调整工艺布置,造成生产流程的不合理)、设备投资的增大(工艺设备、电气照明等必须是防爆型设备)、空调能耗的增大(该区域的洁净空气必须全部排出室外,防止有机溶媒的积聚)。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1.1条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闪点小于28℃的液体属于甲类物质,其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具有火灾危险性。使用或产生该种物质的生产,均需按生产的火灾危险特性为甲类进行设计。其厂房布局,建筑间距、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建材选用、电气设计、通风系统等均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相应条款的要求。同时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条文说明的规定,当甲类液体的数量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按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表1 可不按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包衣液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设备和工程投资高,片剂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降低薄膜包衣过程火灾危险性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包衣过程包衣工序的甲类液体含量,降低薄膜包衣工序的火灾危险性,具有设备和工程投资低,片剂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低薄膜包衣过程火灾危险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容器Ⅰ中配制薄膜包衣液;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薄膜包衣液包括1~20份的薄膜衣材料,和80~99份的有机溶剂;
b)通过流量控制阀将容器Ⅰ中的薄膜包衣液泵入容器Ⅱ;
c)使容器Ⅱ中的薄膜包衣液按所需量进入包衣工序;
其中,容器Ⅰ进入容器Ⅱ的流量与包衣工序所需的流量相匹配,保持包衣工序中有机溶剂与操作场所容积的比值小于等于0.004升/米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3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鳅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鸡舍的孵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