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相变高分子材料的温度感应性特征制作生物可降解性颗粒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03258.2 申请日: 2013-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3073733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朱雪标;金相镇;杜彦军;崔明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天源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J3/12 分类号: C08J3/12;C08L71/02;C08L67/04;A61L31/06;A61L31/14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3143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运用 相变 高分子材料 温度 感应 特征 制作 生物 降解 颗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运用相变高分子材料的温度感应性特征制作生物可降解性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创伤、先天性疾病、癌症、感染、炎症等原因所造成的组织与器官的缺损日益增多,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修复,但仍因供源不足、造成供体受损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而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尿失禁是无意识地不管时间场所而流出尿液的现象。尿失禁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50%,而且以女性患者居多。

根据《中国尿失禁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7%的被调查对象对尿失禁的症状没有认知,51.3%的调查对象认为尿失禁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病症,对尿失禁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女性尿失禁的发病情况一直无准确的数字,根据全国六大区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推断,中国女性尿失禁患者平均发病率为30.9%。在其他国家女性尿失禁患者以2010年为准,美国约2000万名,韩国为400~500万名。总之尿失禁是不分国界,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

尿失禁的治疗通常有三种方法:保守治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磁刺激、器械:阴道托、阴茎夹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膀胱支持术、长针悬吊术、腹腔镜Burch阴道前壁悬吊术、Marshall-Marchetti-Krantz 术式、阴道悬吊术、各种填充剂注射法、各种袖套式吊带法、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是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及经闭孔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一些随机研究表明,TVT/TVT-O在中短期内尿控率可高达约89%,但是吊带材料能导致如过性排尿困难、下尿路综合征等症状以及吊带侵蚀、尿道周围慢尿性炎症等并发症。

尿道周围填充物注射治疗法是将药物或者化学制剂或自身组织等注入使尿道腔变窄、拉长、缩小,以提高尿道阻力,延长功能性尿道长度,起到关闭尿道内口和后尿道口的目的,因而能有效地控制排尿。此注射治疗的方法由Muless等在1938年首次报告的,当时的注射材料是硬化剂鱼肝油酸钠。尿道填充剂注射手术自2005年起就在欧洲多个国家推广,2007年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目前全球已有32万余名患者接受了该手术。(2009年统计的数据)注射治疗对人体的健康干扰小,手术简单,避免了开刀的痛苦与危险性,副作用小,对于其他手术不能进行的患者也可适用,是一种微创,良好的治疗方法。目前注射治疗的材料有自身脂肪、硅胶、生物玻璃、胶原蛋白、聚四氟乙烯等。但是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缺点,例如胶原蛋白在人体内吸收快,要经常去注射来巩固治疗效果,费用高,而脂肪注射有效率为23%~65%,而且随访6个月后自体脂肪的治愈率(13%)明显低于胶原(24%),最主要是采用以上材料治疗尿失禁的治愈率在40%~60%。

生物可降解性颗粒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降解产物无毒无害,注入人体后不易发生移位现象,治愈率高的优点,而目前制作颗粒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是乳化/溶剂蒸发技术。具体方法是将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为了稳定颗粒再加入司盘、吐温类乳化剂,用超声波震荡,形成乳化溶液。乳化溶液经过蒸发过程去除溶剂,再经过过滤得到颗粒。但是就算通过蒸发也不能完全将溶剂除去,残留的溶剂会使产品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使溶剂量最小化、使产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更有保障的运用相变高分子材料的温度感应性特征制作生物可降解性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运用相变高分子材料的温度感应性特征制作生物可降解性颗粒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得到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占溶液的重量比为3.1%~5.1%;将第二共聚物溶于PBS得到第二共聚物溶液,第二共聚物占溶液的重量比为1%~3%;将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与第二共聚物溶液混合后用超声乳化形成乳化溶液;所述的第二共聚物为聚氧乙烯重量比为69%~73%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S2、将第一共聚物溶于水中,配制成第一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5%~30%的溶液,并将步骤S1中得到的乳化溶液加入第一共聚物溶液中形成混合液,且混合液中第一共聚物溶液、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和第二共聚物溶液的重量比为80:2.6:17.4;所述的第一共聚物为聚氧乙烯的重量比为74%~82%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天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天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3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