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3220.5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赤池文敏;石井笃史;川端佑纪;正本真一;清水敬;田中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639;H01R12/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与导电布等柔性的导电体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能够与导电布连接的连接端子,存在日本特开2001-29153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0-28742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端子。这些连接端子具备钩部、触点部以及电缆。钩部能够卡定于设在导电布上的孔。触点部设在钩部上且能够与导电布电连接。电缆与触点部连接。
关于上述连接端子,由于需要在导电布设置孔,因此,难以变更连接端子与导电布的连接位置。另外,在导电布上形成孔时,可能损伤位于导电布内的电极,因此,连接端子与导电布的连接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变更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位置且能够使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的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连接器具备第1、第2导电部和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以使所述第1、第2导电部从能够夹持柔性的导电体的关闭位置至能够释放所述导电体的打开位置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该第1、第2导电部的端部。所述第1、第2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部具有卡定突部。所述卡定突部随着所述一个导电部的转动而摆动,所述卡定突部能够贯穿所述导电体。所述卡定突部沿该卡定突部的摆动轨道弯曲。
在基于这样的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情况下,第1、第2导电部夹持导电体,卡定突部贯穿导电体,由此将第1、第2导电部连接于导电体。由此,能够简单地变更第1、第2导电部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位置。另外,由于卡定突部贯穿导电体,因此,无需如以往例子那样在导电体设置用于安装钩部的较大的孔。因此,不会因开孔而损伤导电体的电极,从而能够提高所述连接器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稳定性。而且,由于卡定突部贯穿导电体,因此,能够提高第1连接器相对于导电体的抗拉强度。而且,由于卡定突部沿该卡定突部的摆动轨道弯曲,因此,当卡定突部扎入导电体时,能够减小施加于该导电体的载荷。
所述第1连接器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还具备第1、第2主体,该第1、第2主体具有绝缘性。所述第1主体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1导电部且覆盖该第1导电部。所述第2主体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2导电部且覆盖该第2导电部。在基于这样的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情况下,第1导电部被第1主体覆盖,第2导电部被第2主体覆盖,因此确保了第1、第2导电部与它们周围之间的绝缘性。因此,能够抑制第1、第2导电部发生短路等。
本发明的第2连接器具备第1、第2导电部、第1、第2主体以及连结部。所述第1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1导电部。所述第2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2导电部。所述连结部以使所述第1、第2导电部从能够夹持柔性的导电体的关闭位置至能够释放所述导电体的打开位置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所述第1、第2主体的端部。所述第1、第2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部具有卡定突部。所述卡定突部随着所述一个导电部的转动而摆动,所述卡定突部能够贯穿所述导电体。所述卡定突部沿该卡定突部的摆动轨道弯曲。
在基于这样的方式的第2连接器的情况下,第1、第2导电部夹持导电体,卡定突部贯穿导电体,由此将第1、第2导电部连接于导电体。由此,能够简单地变更第1、第2导电部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位置。另外,由于卡定突部贯穿导电体,因此,无需如以往例子那样在导电体设置用于安装钩部的较大的孔。因此,也不会因开孔而损伤导电体的电极,从而能够提高所述连接器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稳定性。而且,由于卡定突部贯穿导电体,因此,能够提高第2连接器相对于导电体的抗拉强度。而且,由于卡定突部沿该卡定突部的摆动轨道弯曲,因此,当卡定突部扎入导电体时,能够减小施加于该导电体的载荷。
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所述第1、第2导电部中的至少另一个导电部具有能够供所述卡定突部插入的卡定孔或卡定凹部。在基于这样的方式的第1、第2连接器的情况下,由于卡定突部被插入卡定孔或卡定凹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第2连接器相对于导电体的抗拉强度。
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所述第1、第2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部还具有接触部。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第1、第2导电部夹持着所述导电体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导电体弹性接触。在基于这样的方式的第1、第2连接器的情况下,在第1、第2导电部夹持着导电体的状态下,接触部与导电体弹性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第1、第2导电部对导电体的保持力,并能够稳定第1、第2导电部相对于导电体的接触阻值。而且,通过变更接触部的形状,能够变更接触部的弹性系数,因此,在对第1、第2连接器施加有振动或冲击时,能够抑制在接触部产生的共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星电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3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岩设备和用于钻岩设备的传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池沸腾的环路热管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