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型留置针以及屏蔽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3103.9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峰;陶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留置 以及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留置针以及屏蔽帽。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一种用于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进行输液治疗的医疗器械,一般包括穿刺针和套在穿刺针上面的留置导管。由于留置导管柔软且有弹性,当导管留置于血管中时,导管会随着血管同步曲折,使得导管留置的部位仍可自由动作,不会有穿刺静脉的危险。因此,相对普通的头皮针,使用留置针输液更具有安全性,并且减少患者输液时的不适感。
留置针的使用同时也带来了留置针穿刺后,暴露出来的针尖会发生意外的刺伤医护人员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医护人员很容易受到血液携带的各种危险的病原体的感染。医护人员会受到意外的针刺的危险促使了安全型留置针的开发,这种安全型留置针的使用能防止所述偶然的针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型留置针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因而限制了他们的使用性能,也不能被医护人员完全认可。例如申请号为03814386.0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一种留置针穿刺针尖屏蔽装置,该装置仅能屏蔽针尖,不能屏蔽针管上导流血液的侧孔,且整个装置相对复杂。申请号为03141566.0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安全型留置针中,将穿刺后的穿刺针组件收纳在一个管状的安全保护壳内,其安全保护壳套在导管座上,且保护壳长度较大,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型留置针以及屏蔽帽,用于避免医护人员被穿针刺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型留置针具体包括:
留置导管组件1、穿刺针组件2和屏蔽帽3;
屏蔽帽3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留置导管组件1上;
穿刺针组件2贯穿留置导管组件1和屏蔽帽3;
穿刺针组件2能够在留置导管组件1和屏蔽帽3内部自由滑动;
屏蔽帽3包括:
壳体35、延伸通道33、前端限位装置31和后端限位装置32;
壳体35为圆柱形中空壳体;
前端限位装置31设置在壳体35前端的空腔内部,可以在空腔内上下滑动;
后端限位装置32固定在壳体35后端;
延伸通道33处于前端限位装置31和后端限位装置32之间;
前端限位装置31和后端限位装置32中心设置通孔,通孔与延伸通道33对齐;
穿刺针组件2贯穿前端限位装置31和后端限位装置32中心的通孔;
当穿刺针组件2退出前端限位装置31时,前端限位装置31由于重力作用,下滑到空腔下部,堵塞延伸通道33;
后端限位装置32用于防止穿刺针组件2脱离屏蔽帽3。
可选的,
屏蔽帽3还包括:
弹片36;
弹片36设置在前端限位装置31的一侧;
弹片36未触发前,处于压缩状态;
当穿刺针组件2退出前端限位装置31时,弹片36打开,迫使前端限位装置向空腔下部滑动,堵住延伸通道33。
可选的,
屏蔽帽3还包括:
第一磁石37和第二磁石38;
第一磁石37固定在前端限位装置31一侧的壳体35上;
第二磁石38与第一磁石37对称设置,固定在前端限位装置31上;
当穿刺针组件2退出前端限位装置31时,第二磁石38受到第一磁石37的引力,迫使前端限位装置31滑向第一磁石37,堵塞延伸通道33。
可选的,
留置导管组件1包括:
导管11、导管座12、隔离塞13、延长管14、管夹15和接头16;
导管座12包括:
第一接口121、第二接口122和第三接口123;
隔离塞13固定在第一接口121内;
第一接口121与第二接口122轴向贯通,内置穿刺针组件1;
穿刺针21穿过隔离塞13,伸出于导管座12的第二接口122外;
延长管14的一端连接接头16,另一端与第三接口123套接;
管夹15套在延长管14上;
导管11套接在第二接口122上,并套装在穿刺针21上。
可选的,
穿刺针组件2包括:
穿刺针21、穿刺针座22;
穿刺针21的尾部固定在穿刺针座22上;
屏蔽帽3的前端插接在第一接口121上,穿刺针21穿过前端限位装置31、后端限位装置32和延伸通道33。
可选的,
第一接口121处设有至少一个卡环1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3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