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2890.5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商伟辉;张淑萍;高赫;陈辉;马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L67/04;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心核端环氧基 超支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其特征在于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其结构式为:
其中所述的R1为
其中所述的AB2为其中所述的n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混合搅拌:将三元醇与重复单元按物质的量比为1:(1~15)置于烧瓶中,在温度为100℃~240℃、搅拌速度为500转/分~1500转/分的条件下的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解后的混合物;二、制备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将酯化反应催化剂加入步骤一得到的溶解后的混合物中,酯化反应催化剂与步骤一得到的溶解后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2~3):100,在温度为60℃~200℃、搅拌速度为500转/分~1500转/分的条件下恒温搅拌回流反2h~10h,在反应过程中每隔30min~1h抽真空2min~30min,真空度为-0.095MPa~-0.05Mpa,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三、制备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将步骤二得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冷却至20℃~80℃,将稀释剂加入冷却后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中,所述稀释剂与冷却后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的体积比为1:(0.5~5),然后向稀释后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中加入有机溶剂洗涤1次~5次,所述有机溶剂与冷却后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粗产物的体积比为1:(0.5~5),并在真空度为-0.095MPa~-0.05Mpa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在温度为80℃~150℃条件下真空干燥2h~10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四、制备环氧化溶液:先将步骤三得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加热至30℃~120℃,然后将环氧化反应催化剂加入加热后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中,所述环氧化反应催化剂质量占端羟基超支化聚酯与环氧化反应催化剂总质量的0.2%~3%,在恒温和滴加速度为20滴/分钟~200滴/分钟的条件下滴加环氧化试剂,滴加完毕后在搅拌速度为500转/分~1500转/分的条件下恒温继续搅拌2h~12h,所述环氧化试剂的物质的量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6~2.5),得到环氧化溶液;五、配制碱液:在搅拌速度为500转/分~1500转/分的条件下将中和用碱加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并冷却至10℃~50℃,得到质量分数为10%~50%的碱液;六、制备中和溶液:将步骤四得到的环氧化溶液冷却至0℃~80℃,恒温并在滴加速度为20滴/分钟~200滴/分钟的条件下将步骤五得到质量分数为10%~50%的碱液加入冷却后的环氧化溶液中,所述步骤五得到质量分数为10%~50%的碱液与冷却后的环氧化溶液的质量比为(0.2~1):1,滴加完毕后在搅拌速度为500转/分~1500转/分的条件下恒温继续搅拌2h~12h,得到中和溶液;七、洗涤及干燥:将步骤六得到的中和溶液用去离子水萃取1次~5次,单次萃取时所述中和溶液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5),混合摇匀后静置2h~8h,保留下层清液,将下层清液用溶剂萃取1次~5次,单次萃取时所述下层清液与溶剂的体积比1:(1~5),混合摇匀后静置2h~8h,保留上层清液,将吸水剂加入上层清液中,所述吸水剂与上层清液的质量比为1:(0.1~5),静置8h~36h后,过滤,滤液在温度为60℃~180℃、真空度为-0.095MPa~-0.05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最后在温度为80℃~150℃,真空度为-0.095MPa~-0.05M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h~10h,即得到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元心核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三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1,2,4-丁三醇、1,2,6-己三醇、间苯三酚或1,2,4-苯三酚;步骤一中所述的重复单元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3,5-二羟基苯甲酸、5-羟基间苯二甲酸、二羟甲基丙酸的乙酰化衍生物、二羟甲基丁酸的乙酰化衍生物、3,5-二羟基苯甲酸的乙酰化衍生物、5-羟基间苯二甲酸的乙酰化衍生物、二羟甲基丙酸的硅烷化衍生物、二羟甲基丁酸的硅烷化衍生物、3,5-二羟基苯甲酸的硅烷化衍生物、5-羟基间苯二甲酸的硅烷化衍生物或4,4-二(4-羟基苯基)戊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未经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28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