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围上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2635.0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生稻由纪子;竹内秀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张奇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围上 盖板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2年1月6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00945号的优先权利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该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围上盖板结构(cowl top structure)。
背景技术
作为从下面支撑车辆的前窗的结构,前围上盖板结构已为大家所知。期望前围上盖板结构能保证其强度和刚性,并且同时,期望吸收碰撞情况下的冲击,从而保护行人(专利文献1和2)
(专利文献1)JP-A-2010-221879
(专利文献2)JP-A-2010-023536
图7到10示出了传统前围上盖板结构。参照图7到10,将对传统前围上盖板结构的问题进行描述。这里,图7为示出构成传统前围上盖板结构的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8为示出从前侧观看传统前围上盖板结构的右端部分的正视图,图9到10分别为从图8中的箭头标记C-C和D-D观看的截面图。要注意的是,符号M表示焊接点。
传统前围上盖板结构50包括作为其主要构成部件的前围上盖板上部51、前围上盖板内部52和前围上盖板下部53,并且前围上盖板结构50通过前围上盖板上部51、前围上盖板内部52和前围上盖板下部53的组合形成为在车辆的前侧开口的开口截面结构。结果,前围上盖板结构50(前围上盖板上部51)构成为通过从上方的输入而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增强其保护行人的性能。但是,在前围上盖板结构50形成为开口的截面结构的情况下,其整个结构的强度和刚性不足。为此,借助于连接部件通过焊接来连接前围上盖板结构50的侧端部分,并因而保证前围上盖板结构50的强度和刚性,其中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包括框架延伸部分55、前围上盖板侧部56和隔板(堵头板,bulk head)57。尽管在图7中仅示出了右端部分中使用的连接部件,但是在左端部分中也使用了相同的连接部件(形状对称),只是未在图中示出。
现在,参考图8到10将对右端部分中的前围上盖板结构50的结构进行描述。首先,将参照从图8中箭头标记C-C观看的截面图对该结构进行描述。
前围上盖板上部51(所述前围上盖板上部在其上表面上保持前窗54)在其上端侧处焊接在前围上盖板内部52的上端,并且在其下端侧处焊接在前围上盖板侧部56的上端。该前围上盖板侧部56的下端焊接于前围上盖板内部52的中部。在前围上盖板侧部56与前围上盖板内部52之间的焊接点M下面的部分中,前围上盖板下部53的后端和前围上盖板内部52焊接在一起。
这样,在从箭头标记C-C观看的截面图中,通过前围上盖板上部51、前围上盖板内部52和前围上盖板侧部56的组合形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并且强度和刚性被增强。另一方面,当从上方施加输入(撞击)时,闭合的截面结构不易发生变形。
在从箭头标记C-C观看的截面图的内部区域内,如图8所示,凸缘51a设置在前围上盖板上部51的前端部分中。在该内部区域中,由于存在凸缘51a,前围上盖板上部51自身以及前围上盖板结构50的强度和刚性得以保证。
接下来,将对从图8中的箭头标记D-D观看的截面图中的结构进行描述。前围上盖板上部51在其上端侧处焊接在前围上盖板内部52的上端,并且在其下端侧处焊接在前围上盖板侧部56的上端。该前围上盖板侧部56的下端焊接于框架延伸部分55,并且该框架延伸部分55在其后端处侧焊接在前围上盖板内部52的中部。
这样,在从箭头标记D-D观看的截面图中,通过前围上盖板上部51、前围上盖板内部52、前围上盖板侧部56和框架延伸部分55的组合形成了闭合的截面结构。此外,在该闭合的截面结构中,隔板57介于前围上盖板上部51与前围上盖板内部52之间,以便通过焊接相互连接。结果,与从箭头标记C-C观看的截面图中的结构相比,进一步增强了强度和刚性。因此,当从上方施加输入(撞击)时,从箭头标记D-D观看的该截面图中的结构更不容易发生变形。
如上所述,相对于来自上方的输入,形成为开口的截面结构的前围上盖板结构50作为整体可能发生变形。但是,在侧端部分中,通过使用前围上盖板侧部56形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并且进一步地,隔板57焊接在闭合的截面结构的内部,从而加固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前围上盖板结构50的强度和刚性得以保证。但是,反过来看,在增强该侧端部分的强度的情况下,该侧端部分不大可能发生变形。因此,在保证强度和刚性的同时,很难保护到行人。此外,为了保证强度和刚性,连接构件的部件数量增加,这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部件重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2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显示器及具有该显示器的电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