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藤的扦插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2029.9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周;蔡传涛;黄丽;武逵;唐合柱;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大围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6630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藤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苗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大黄藤的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又名天仙藤、黄藤、藤黄连,为防己科天仙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以及广东西南部,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生于海拔200~700m的热区山谷密林中阴湿、肥沃处,藤蔓常攀爬于其旁边的大树或崖壁上。大黄藤根及茎中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小檗碱、黄藤素甲、黄藤素乙、黄藤内酯以及甾醇等;其中掌叶防己碱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经氢化得到的四氢掌叶防己碱有镇痛、镇痉作用;药根碱对中枢神经有麻醉和降压作用;在民间该植物常被用于治疗外伤感染,疮毒引起的慢性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也用于治疗妇科炎症、外科感染、菌痢、肠炎、呼吸道感染以及眼结膜炎等。
由于大黄藤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深受医药界以及患者的好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云南先后建成了多个从事与大黄藤植物药生产的企业,并收购大量的大黄藤原材料,其中全部来源于野生资源。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野生大黄藤资源逐年缩减,已处于濒危状况。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人工栽培大黄藤已成为当前必要途径,然而大黄藤植株形成种子较少,仅通过种子繁殖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通过枝条扦插已成为生产种苗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大黄藤市场需求量大,但野生资源匮乏、生产上种苗缺乏的现状,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生根快、成活率高的大黄藤种苗扦插繁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一种大黄藤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沙床准备:在温室内用洁净河沙制成沙床,用清水将沙床浇透,湿度达到90%以上;
(2)生根剂配制:取吲哚丁酸用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与清水配制成吲哚丁酸浓度为5~1500mg/L的生根剂溶液;
(3)插条准备:在5月~7月,采集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的当年或前一年发出的幼龄枝条,将所有叶片剪去,仅保留1~2cm长的叶柄;每个插条保证具有两个节,将插条形态学的上端剪成平口后用石蜡或用蜡烛融化后进行封口,将插条形态学下端剪成20°~45°角的斜口,两端的切口应距离节1~2cm长;
(4)插条浸泡:将插条形态学的下端浸泡在生根剂溶液中,溶液至少浸泡到插条最下端的一个节;
(5)假植:将浸泡过的插条假植到步骤(1)的沙床上,并用50~1000倍液的多菌灵溶液喷洒沙床,以浸透整个沙床为度;
(6)苗床管理:在假植插条的沙床上平铺一层透明的农用薄膜,并用河沙将薄膜四周盖严,之后每隔7天掀开薄膜用50~1000倍液的多菌灵溶液浇透沙床一次,再将薄膜盖上,连续浇三次;在此期间沙床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湿度控制在50~90%之间;与此同时,插条在沙床上假植7~15天以后每隔2~5天用小木棍在薄膜上开若干小孔,使沙床的小环境逐步接近外部环境;
(7)移植培育:假植25~30天后将已生根的植株移栽到的营养袋中,并移入拱棚中,用50~1000倍液的多菌灵溶液浇透,随后每隔5~10天浇一次,持续浇3~5次;营养袋中的基质为未栽培过农作物的森林土;移栽20天以后用0.05%~2.0%的复合肥滤液进行叶面喷施为植株生长补充营养;待生根苗在营养袋中培育30~60天后即可移栽到大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的扦插基质、插条无需单独进行杀菌,可以在假植完毕后用多菌灵溶液一次性杀菌即可;苗床也无需进行精细管理,经过简单管理即可保证95%以上的生根率;其操作简单、普及性较强,绝大多数种植户均可掌握该技术的操作,降低了管理成本;通过该技术能为大黄藤种植户提供大量生产用苗,也可间接为植物药生产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各种改动或修改,同样落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大围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大围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2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