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小波ICA去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01893.7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山;路孝君;陈怀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ica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去噪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进的小波ICA去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流行的低通滤波器方法主要通过平滑方法达到去噪的目的,而平滑方法会造成目标边缘模糊现象。在这些方法中,基于傅立叶变换的去噪方法主要工作在频域,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在频率和空间域上都有应用,但这两种方法的数据都不具备适应性。而在图像去噪过程中,如果滤波方法的数据具有适应性,会产生比较准确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图像的去噪算法依赖于含噪图像的类型,因此算法的数据适应性在图像去噪中起到关键作用,而ICA方法恰恰具备数据适应性的本质特点。在武器系统中,光学设备获取的图像通常被白高斯噪声污染,这是不同的图像捕捉方法造成的,该噪声包含了可见光波段的所有频率成分。
如何用ICA方法来消除比较复杂的噪声是目前研究界重点研究的问题,通常是对图像噪声的数量进行定量测量,先假设噪声图像的在特定范围内的变化已知,或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优化方法得到。
去噪算法通常对噪声的数量以及图像采样窗口的大小依赖性较强。如果采样窗口大,计算复杂度增加,算法的实施比较困难;反之,如果采样窗口较小,计算复杂度会降低,算法比较容易实现。同时,采样窗口的大小也会影响处理过程中引入的噪声数量。虽然大部份的算法也比较去噪前后的图像均方差BP以及信噪比SNR,但与视觉质量相比,这些定量计算的直观性要差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 ICA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适应性PCA方法
主成份分析是线性数据适应变换技术,大家比较熟悉的是Hotelling变换。假定数据的维数为m,变换子空间的维数为n,则需要确定正交向量wi,(i=1,2,3…,n)。首先在上一步发现的方向上进行正交,然后找到数据最大差异的方向,再进行优化获得主成份,其数学表达式为:
wi=arg maxwiE{(wiTx)2} (1)
最大差异查找的限制条件为:
wiTwj=0,j<I (2)
||wi||=1 (3)
通过计算相关矩阵Cx=E{x xt}的特征向量来查找主成份方向矢量,该矩阵降低了相应特征值的序数,在这里特征值为特征向量方向上的差异。特征向量
λi表示为
λi=E{(wiTx)2} (4)
通过得到的主成份向量wi构造矩阵W,则向量wiT为矩阵W的第i行,此时PCA变换矩阵为W。该变换可以通过现成的应用软件如计算无关向量、主成份降维等完成,从而作为ICA方法的预处理。可适应PCA技术主要用来产生2D的基集,其内的向量沿着边而不与其相交。选择2D局部可适应性基集,2D基函数通过主成分方法在采样窗口中产生,最大的特征向量在局部图像的边缘方向产生,通过局部适应主成份分析技术,经系数阈值过滤后,再进行逆变换重构降维后的图像。在图像的不同位置,局部基主成分需要重新计算。
处理时首先估计图像中存在的噪声,噪声图像表示为:
Y=X+n (5)
其中,Y是噪声图像观察数据,X为去噪后图像或者来源图像,n为图像存在的噪声,通常为零均值和方差为σ的白高斯噪声,
图像被分割成重叠的块,每个块都包含训练域,去噪后的域和重叠域如图1 所示。Y的主要成份是局部适应基函数,Y是由局部噪声图像块组成的观测图像块,图像块的大小是M像素,即I=1,2,……M,矩阵Y中列数为M×M,矩阵Y的整体维数为M2×N,N为块的数量,主成份系数方差通过最大相似估计方法来计算。
基降维比小波降维更高效,在可见光图像中,算法拥有固定的转换模式,若去噪幅度过大,即使用改善的PSNR算法,去噪后的图像包含的噪声也非常明显。为了使噪声在不同的区域均匀分布,通常使用重叠域进行处理。表1显示四种方法在噪声方差σ=50、25以及15时对四幅测试图像的效果。
表1不同噪声方差的PSNR(dB)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