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可变限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883.3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斌;刘攀;王炜;徐铖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道路 凸形竖 曲线 路段 可变 限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下坡段发生拥堵时拥堵波的传播速度vs;
(2)结合拥堵波的传播速度vs,在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上坡段设置路侧可变信息提示板,在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下坡段设置交通流检测器;
(3)通过交通流检测器对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下坡段的交通信息进行检测,并依据拥堵判定条件判断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下坡段是否处于拥堵状态;
(4)若步骤(3)中的判断为是,则触发可变限速控制系统,即将可选的限速值按降序排列后依次带入最优限速值判定条件中计算,选取满足最优限速值判定条件的最大可选限速值为最优限速值并将该最优限速值通过路侧可变信息提示板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拥堵波的传播速度vs为:
qA·Δt+kA·l=(vB·Δt+l)·kB
vs=l/Δt=(qA-qB)/(kB-kA)
其中:qA为自由流状态的交通流流量,单位为veh/s;kA为自由流状态的交通流密度,单位为veh/m;qB为拥堵状态的交通流流量,单位为veh/s;kB为拥堵状态的交通流密度,单位为veh/m;vB为拥堵状态的交通流速度,单位为m/s;l为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Δt为拥堵状态从B点传播到A点的时间,单位为s;vs为拥堵波的传播速度,单位为km/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路侧可变信息提示板与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的曲线中点间距Lb为:
其中:vu为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上坡段实测车流速度的85%分位值,单位为km/h;vp为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最低限速值,单位为km/h;au为车辆在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上坡段减速时的加速度,单位为m/s2;Lb为路侧可变信息提示板与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的曲线中点间距,单位为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在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上坡段减速时的加速度au为:
au=ap+g·sinθu
其中,au为车辆在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上坡段减速时的加速度,单位为m/s2;ap为车辆在平直路段减速时的加速度,单位为m/s2;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θu为快速道路凸形竖曲线路段上坡段的坡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8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