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海带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682.3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1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彬;刘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海带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大幅度降低育苗成本的节能型海带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海带养殖是我国北方海域最为常见的藻类养殖品种,海带育苗是海带养殖生产的基础保证。海带育苗的关键因素有如下几个:1、育苗用水的低温性,即在10℃以下的海水中进行海带苗培育,因此在夏季育苗时,需要通过制冷设备将育苗海水制成低温水;2、室内调光。海带幼苗的生长要控制在设定的范围,育苗车间既要得到充足的光照,又必须使光照强度能够得到调节,目前在育苗室顶部使用的透光材料多选用毛玻璃或玻璃钢瓦,调光帘则采用竹帘进行调光;3、水体流动。在海带育苗过程中需要通过水循环系统使水温始终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流动。而在上述三个方面中,育苗用水的低温性及水体流动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室内调光则需要材料的更新替换。通过近年的统计,平均培育1亿株海带苗需要耗费电能12万亿千瓦时,而育苗室车间顶部采用的透光材料平均使用周期为3年。因此降低海带育苗过程中的电能耗费、延长透光材料的使用周期成为海带育苗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攻克方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海带育苗过程中耗能大、育苗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海带育苗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节能型海带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育苗室搭建、海带采苗、苗帘进入育苗池、水体循环控制、水温控制、室温调节、苗种出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海带采苗,其采苗时间控制在每年的8月10号到8月20号之间;
所述的水体循环控制包括育苗水循环控制及废水的收集利用,所述的育苗水循环控制是指将海水送入制冷槽中冷却,冷却后的海水进入储水池,然后采用加压泵将储水池中的冷却海水加压送入育苗池进水管使育苗池内的水体发生流动,育苗池出水管流出的水体经过开放沙滤池自流到制冷槽中继续制冷;所述废水的收集利用是指将育苗池中的废水先排放至一地下水池内,地下水池内的废水与新鲜海水通过换热片实现热交换,新鲜海水通过换热片使水温得到初步冷却后再进入前述的制冷槽中制冷,而地下水池内的废水经过换热片升温后被排放。
所述的水温控制是指育苗室的进水平均温度控制在8.5℃,出水平均温度控制在10℃以下。
所述的育苗室搭建包括屋面设置、调光帘设置及育苗室内的育苗池设置,所述的屋面设置采用中空阳光板作为屋面,中空阳光板即采用PC、PET、PMMA或PP材料制作的板材;所述的调光帘采用黑色尼龙网布;所述的育苗池设置是将若干个育苗池作为一组水平设置,在育苗池的一侧设有回水槽及供水管,各池分别设有冲洗管与供水管相连,首端育苗池设有若干根进水管,末端育苗池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排放口延伸至回水槽中,在相邻育苗池的池壁上设有闸门,通过闸门使各育苗池实现串联,在各育苗池两侧池壁上均匀设置苗帘放置槽,各育苗池的池底分别设有废水排放口。
所述的进水管与出水管的高度与池壁上的苗帘放置槽的槽底高度一致。
所述的育苗池长度在28-32m,宽度在2.2-2.5m,池深15-18cm。
所述的室温控制是通过制冷设备进行控制,室温一天之中早晚两头低,平均温度控制在15℃,中间温度高,平均温度控制在18℃。
本发明通过延迟采苗时间,缩短育苗周期,改变水体循环系统,通过废水对新鲜海水的预制冷极大降低了电能耗用;通过对育苗室的合理设置,延长了材料的更换周期,水体流动更加灵活,节约了育苗成本,同时减少了育苗过程中出现的受光不足、死配子体、变形烂及绿烂病等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传统的水循环系统流程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水循环系统流程图。
附图3为育苗池结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以山东省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海带育苗场的实际情况作为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