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硬中铬铸造磨球及其生产工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01640.X | 申请日: | 201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博;韩仁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中意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3/08;C21D1/58;C21D1/18;C21D5/00;C21D9/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3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硬中铬 铸造 及其 生产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介质即铸造磨球及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磨球体作为一种研磨介质广泛应用于建材水泥、矿山冶金、能源火电、非金属加工、水煤浆及磁性材料等行业的粉体工程。
高铬铸造磨球是继普通锻制钢球、低、中铬铸造磨球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效磨球,其含铬量大于10%,公知热处理技术为油淬火加低温回火。在这种条件下,高硬度的马氏体形成,大大增强了基体的连续性和强度,因而磨球的硬度和韧性均显著提高。我国现行标准(GB/T17445-2009、JC/T533-2004及YB/T092-2005)高铬铸造磨球的铬(Cr)含量范围为10%-30%,其表面硬度≥HRC58即为合格,但是价格较高,以现有价格水平测算高出中铬钢球ZQCr8每吨600元以上。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铬矿贫乏,铬铁的价格是一涨再涨,钼、镍、钛、铜等责重金属的价格亦不断攀升,所以高铬球价格的上涨是趋势必然。而现有的中铬铸造磨球ZQCr8的铬含量7-10%,表面硬度≥HRC48即为合格,硬度太低,耐磨性能低下,己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铬(Cr)等稀缺贵重金属材料,同时提高磨球的硬度,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铬含量7%-10%的超硬中铬铸造磨球,目的之二是提供前述超硬中铬铸造磨球的生产工艺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硬中铬铸造磨球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硬中铬铸造磨球,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
碳:1.8—3.0%,硅:0.3-1. 5%,锰:0. 2-1.5%,铬:7. 0-10. 0%,磷:0. 02-0. 1%,硫:0. 02-0.1%,铜:0. 02-0. 1%,钼:0. 02-0. 1%,镍:0. 02-0. 1%,钨:0. 02-0. 1%,稀土钇:0. 1-0.2%,铁80. 1-87. 2%。
优选的,组成的化学成分如下:
碳:2.78%,硅:0.61%,锰:0.46%,铬8. 15%,磷:0.052%,硫:0.055%;铜:0. 062%,钼:0. 033%,镍:0.027%,钨:0.02%,稀土钇:0. 121%,铁:87. 43%。
优选的,其组成的化学成分如下:
碳:2.86%,硅:0.78%,锰:0.46%,铬:7. 5%,磷:0.052%,硫:0.065%;铜:0. 057%,钼:0. 035%,镍:0.031%,钨:0.02%,稀土钇:0. 139%,铁:89. 53%。
一种生产超硬中铬铸造磨球的生产工艺方法,所用原料为废钢,其步骤依次如下:
A、首先将所述废钢在中频感应电炉中熔化,升温至1520-1580℃,再加入铬、铜、钼、镍和钨,形成铁水;
B、加入适量碎块状的稀土钇,所述铁水冲熔并静置5-7分钟;
C、用浇铸装置将所述铁水浇注到铸球模具或砂箱中,冷却后得铸球;
D、将所述铸球装入加热炉进行奥氏体化处理,第一阶段由常温升至300-350℃、时间2-3小时;第二阶段升温至500-550℃、时间1-2小时;第三阶段升温至650℃、时间1-2小时;第四阶段升温至840-960℃、时间2-4小时;出炉得研磨体;
E、将研磨体放入淬火油池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时间为6-20分钟,冷却到室温;
F、再通过回火处理,温度300-500℃,回火时间8-12小时;
G、最后进行掼制检验,得合格研磨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G后面还存在以下步骤:
H、增加正火处理,以提高产品的冲击韧性,重复所述步骤D即可。
本发明超硬中铬铸造磨球经过多元微合金化、稀土复合变质及油淬及回火处理后,基体组织和碳化物状态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晶粒度由传统高铬白口铸铁的2-3级,提升到7-8级。
(2)、夹杂物不但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减少而且形态上也出现了球状变化;
(3)、铸态组织避免和消除了网状硪化物,基体为细片状或短棱柱状马氏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中意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中意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教具
- 下一篇: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射频技术的物流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