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鉴定草莓是否抗炭疽病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01478.1 申请日: 2013-01-04
公开(公告)号: CN103060422A 公开(公告)日: 2013-04-24
发明(设计)人: 忻雅;马华升;阮松林;童建新;王淑珍;吴根良;方献平;肖文斐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C12R1/645
代理公司: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向庆宁
地址: 31002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室内 鉴定 草莓 是否 炭疽病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鉴定草莓品种对草莓炭疽病抗性的一种新方法,属于植物病害抗性鉴定技术。

背景技术

炭疽病是目前草莓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对红颊、章姬等目前市场上商品性最好草莓品种而言。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或病残体中越冬,次年分生孢子借雨水、操作工具、病叶、病果等传播。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夏季草莓育苗期及随后的初秋草莓定植期,严重影响到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草莓炭疽病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最能确认症状的部位是匍匐茎。发生危害初始产生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当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草莓苗整株萎蔫死亡,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

草莓生产中采用匍匐茎无性繁殖。草莓匍匐茎由新茎的腋芽当年萌发形成,是草莓主要的营养繁殖器官。匍匐茎细长柔软,节间长。抽生匍匐茎能力强的品种,每棵母株可产生100~150株匍匐茎苗。

草莓炭疽病一旦爆发后,基本无药可治,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发病前期药剂防治,发病后期拔除病株,控害的效果都不理想。因此,针对这一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应用于生产。目前,抗病育种中多使用苗期活体接种鉴定,虽然抗性结果比较准确,但是由于接种后需要高温高湿条件,使可鉴定时期较短,而且费时事费力,另外也有通过叶片或叶柄离体鉴定,但是效果都不理想,而且也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范。由于炭疽病病毒的易扩散性和高危害性,只能在特定隔离的温室或大棚进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草莓品种炭疽病抗性鉴定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草莓品种对草莓炭疽病抗性的新方法。本发明主要服务于针对草莓炭疽病开展抗病品种选育的各种单位,可对抗草莓炭疽病材料进行当代选择,有利于加快抗病品种的选育。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在草莓抗炭疽病的遗传学和转基因研究工作中作为生物学检测方法应用,将大大加快研究进程。

本发明提供的对草莓炭疽病抗性的鉴定方法,是根据草莓匍匐茎繁殖的特性,采摘植株上抽发的匍匐茎,在可控条件下可以常年进行抗性鉴定,并根据匍匐茎的抗性表现,对整个植株的抗性进行评价。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鉴定草莓是否抗炭疽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切取草莓的 匍匐茎,切取的长度为8-20厘米的茎段,底部用石腊封住断面,将顶端断面浸入摇动的5×105个/m1的孢子悬浊液中,其中,浸入的深度为5-7厘米。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当切取的长度为8厘米的时候,浸入摇动的5×105个/m1的孢子悬浊液的深度为5毫米。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当切取的长度为10厘米的时候,浸入摇动的5×105个/m1的孢子悬浊液的深度为6毫米。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当切取的长度为20厘米的时候,浸入摇动的5×105个/m1的孢子悬浊液的深度为7毫米。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把用孢子液体出的匍匐茎放入到放在垫有微湿吸水纸的培养皿内,在人工气候箱内中使其发病,培养7天后调查病斑长度。优选的,人工气候箱内90%以上的湿度保湿48小时后,然后保持湿度80%;温度和光照尽量模拟田间环境变化,条件如下:上午8:00-12:00,温度25℃,光照1500lux;中午12:00-15:00,温度30℃,光照4000lux;下午15:00-18:00,温度25℃,光照1500lux;晚上18:00-第二天上午8:00,温度20℃,黑暗。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将发病严重程度分按照下列的方式进行分级:0级:无病;1级:病斑平均长度≤15 mm;3级:病斑平均长度在15.1~20mm;5级:病斑平均长度在20.1~25mm;7级:病斑平均长度为25.1~30mm;9级:病斑平均长度>30mm。

有益效果

本方法较传统的苗期活体鉴定法具有以下优点:1、更适用于草莓炭疽病抗性品种的选育和遗传分析。传统田间活体鉴定的感病植株往往很快出现死苗,既无法获得后代子苗,也不利于采集叶片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而本方法由于采用匍匐茎鉴定抗性,草莓植株整体得以保存,因此可进行当代选择,大大加快了品种选育和遗传研究的进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