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峰值轻掺杂漏结构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01214.6 | 申请日: | 2013-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杨恒新;蒋嗣韬;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72 | 分类号: | H01L29/772;H01L29/06;H01L29/42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峰值 掺杂 结构 石墨 纳米 条带 场效应 | ||
1.一种非对称峰值轻掺杂漏结构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该场效应管是一种双栅(1)结构,其中用扶椅型的石墨烯条带A-GNR作为导电沟道,沟道与两个栅电极间用同种电介质材料填充,且两个栅电极以沟道为中心形成对称结构;器件的源和漏扩展区均存在一个N型重掺杂区即N+区(3),且在石墨烯纳米条带(5)沟道靠近源区附近有一个峰值HALO掺杂结构(4),而在器件漏区靠近沟道存在一个单独的轻掺杂漏LDD掺杂结构(6),最终组成非对称峰值-轻掺杂漏掺杂结构;即:源区进行单HALO掺杂,漏区进行单LDD掺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峰值轻掺杂漏结构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栅结构为两个关于器件沟道对称的栅(1),即顶栅和底栅,其采用功函数为4.1的锰金属作为栅极材料,器件沟道与两栅电极间用栅电介质填充,以形成栅氧化层(2);在器件宽度方向即Y方向,沟道与器件边界的侧域S也填充同类型的栅电介质来进行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峰值轻掺杂漏结构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纳米条带(5)采用本征扶椅型,作为器件的导电沟道,其与器件的两个栅电极平行且等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峰值轻掺杂漏结构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件的源扩展区,长度为LS,采用N型重掺杂,以形成N+区(3);而漏扩展区,长度为LD,包含N+区(3)和轻掺杂漏LDD掺杂结构(6)两个部分,其中N+区(3)与源区一样,表示一个N型重掺杂区,轻掺杂漏LDD掺杂结构(6)表示一个轻掺杂区;在本征石墨烯纳米条带沟道附近靠近器件源极处还有一个峰值HALO掺杂结构(4),这样,便组成了一个非对称HALO-LDD掺杂结构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2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偏移的同轴投影透镜
- 下一篇:一种P型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