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肘夹移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1146.3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肘夹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装配设备或者生产线中往往需要将工件安装工位进行移位,现在大多都采用气缸带动工件安装工位进行移动,这种方法虽然比人工移位的精度高,但是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肘夹移位装置。
其中,该肘夹移位装置,包括:
基底;
肘夹:固定在所述基底上;
推杆:其一端与所述肘夹连接;
所述肘夹可以带动推杆来回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底上还设有滑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底上还设有工件安装工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安装工位可以沿所述滑轨在所述基底上来回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件安装工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肘夹移位装置可以顺利地将工件安装工位进行移位,装置成本降低,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肘夹移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又一角度下的肘夹移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肘夹移位装置包括基底10;肘夹40,其固定在所述基底10上;推杆401,其一端与所述肘夹40连接,另一端与扭簧接收装置50连接,搬动所述肘夹40的把手402可以带动推杆来回移动。
本发明在使用时,参图1所示,将扭簧30放置在扭簧收缩工位202上,由于扭簧有一个位于其外侧圆周上的挂钩301,安装时将该挂钩301挂在支柱103的斜面上,将手动把手201向下压,这时手动把手201带动转轴20一起转动,转轴20一端的扭簧收缩工位202也跟着一起转动,由于此时扭簧30的外侧圆周上的挂钩301已经挂在支柱103的斜面上,相当于已经把扭簧30的一端固定,当转轴20带动扭簧收缩工位202转动时,扭簧30就被收缩,直到手动把手201向下运动碰到下面的挡块101为止,此时正好是扭簧30所需要的收缩程度。向后搬动肘夹把手402,带动推杆401向着扭簧收缩工位202的方向移动,由于推杆401的另一端与扭簧接收装置50连接,因此推杆401移动就带动了扭簧装置50就沿滑轨104向扭簧收缩工位202的方向移动,当扭簧接收装置50下面的一个斜面505(图2)碰到固定在基底10上的微动开关105(图2)后,气缸501随即启动,气缸501推动保护罩502向扭簧收缩装置60(图2)的方向移动,防止扭簧30突然弹出伤人,直到扭簧接收装置50上的抵挡柱(图中未示出)碰到扭簧收缩工位202时,扭簧接收装置50停止运动,然后向着扭簧接收装置50的方向水平搬动手动把手201,扭簧30便脱离扭簧收缩工位202,装配到扭簧接收装置50上的扭簧接收工位503,由此,完成扭簧30的装配。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