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剥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0524.6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笃;高津雅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TEM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粘贴在平板状的被保护部件的表面上的保护膜进行剥离的膜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工序以及组装工序中,为了防止伤痕的产生以及污物、灰尘的附着等,在液晶面板等薄型显示面板、半导体晶片等电子器件的表面上,粘贴了用于保护其表面的保护膜。这样,在表面上粘贴了保护膜的板状电子器件(被保护部件)的使用阶段中需要剥离该膜,以往已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膜剥离方法。
在专利文献1以及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粘贴于液晶面板的偏振板上的保护膜的端部粘贴了胶带等粘贴材料,通过朝向上方揭起该胶带来进行剥离。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玻璃基板与粘贴于其表面的膜之间插入刃部,以便剥离膜的角部。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旋转橡胶辊与膜之间的摩擦力来从被保护部件上剥离保护膜的方法。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从相对于膜的粘贴面的法线倾斜的方向喷射液体,来剥离粘贴在显示面板上的膜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99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95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47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5252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57146号公报
但是,在被保护部件是非常薄而轻、且具有柔软性以及挠性的部件(例如厚度为几十~几百微米左右的薄膜显示器等)的情况下,例如,当想要通过胶带来剥离保护膜时,即便从下方侧吸附并固定着被保护部件,被保护部件也会与保护膜一起卷起,无法从被保护部件上剥离保护膜。而其他的膜剥离方法也不适合于剥离粘贴在薄且具有挠性的被保护部件上的保护膜。此外,对于任意一种膜剥离方法而言,装置复杂而且体积大,也不适合于手动的简单的剥离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以及动作,容易且可靠地剥离粘贴在被保护部件上的保护膜的膜剥离装置。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膜剥离装置对粘贴在被保护部件上的膜进行剥离,其特征在于,该膜剥离装置具有:框架主体;平板部件,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主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及卷绕在所述平板部件上的带部件,其从所述平板部件的底面侧起,在前端部处折回而在上表面侧延伸,并且从后端部折回而在底面侧延伸,所述带部件在所述平板部件的底面侧的预定位置处,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上,在将所述平板部件的底面侧的所述带部件粘结于所述膜的状态下,当使所述平板部件进行前后方向移动时,伴随该前后方向移动,粘结着所述膜的所述平板部件的底面侧的所述带部件以粘结着所述膜的状态朝向所述平板部件的上表面侧折回,由此从所述被保护部件上剥离所述膜。
根据本发明的膜剥离装置,通过将保护膜粘结在带部件的底面侧,并且使卷绕着带部件的板状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使保护膜朝向带部件的上表面侧折回而进行剥离,利用这样的结构和动作,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剥离被粘贴在被保护部件上的保护膜。尤其,即便被保护部件为薄且具有挠性的材质,也不会卷起被保护部件,能够仅把保护膜可靠地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膜剥离装置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膜剥离装置的构成例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膜剥离装置的构成例的侧剖视图(后退位置)。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膜剥离装置的构成例的侧剖视图(前进位置)。
图5是表示带15通过螺丝固定于止动板14的状态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膜剥离装置的膜剥离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带15的前端部分的角度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膜剥离装置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符号说明
11:平板部件,12:托架,13:框架主体,14:止动板,15:带,16:杆,20:被保护部件,30:保护膜,40:热电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该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
图1至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膜剥离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1是立体图,图2是俯视图,图3以及图4是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此外,在图3中还示出了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膜剥离装置具有:平板部件11、托架12、框架主体13、止动板14、带15以及杆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TEM有限公司,未经纳米TEM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