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消化的保健饮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0314.7 | 申请日: | 2013-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胜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消化 保健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助消化的保健饮料。
背景技术
人们在吃饭不规律或饮食过饱、吃饭受凉时,往往造成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胃寒气滞、胃胀气鼓,使胃部消化功能减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助消化的保健饮料,其特征是,保健饮料采用以下组分:小麦、红枣、山楂、干姜、红糖。
小麦经加工制成焦麦片,焦麦片具有温胃、养胃、助消化功能,能够有效消除消化不良、驱除胃寒、抑制胃酸的作用。
红枣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能补脾、养血、安神,具有润肺、健脾、补血效用。
山楂具有消积食、散瘀血、驱虫的作用,能消食健胃、行气散寒。
干姜具有健胃发汗功能,能增加消化道的正常蠕动,促使消化液分泌,健胃止呕,驱散寒邪。
红糖性温、味甘,能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具有“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的功效,对中气不足、食欲不振、受寒腹痛有温胃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按重量份:称取小麦10—20份,红枣5—10份,山楂5—10份,干姜1—2份,红糖5—10份。
加工方法:小麦洗净晾干、磨粉后制成糊状,烙成麦片,将麦片炒至焦黄色;山楂洗净切片烘干后,炒至焦黄色;取水100—200份,加入红枣、干姜煮开后,加入炒焦的麦片、山楂片,文火煮至30—60分钟,停火后水温降至70℃时加入红糖,经搅拌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经200目筛绢网过滤,脱气,均质,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保健饮料使用纯植物产品加工配制,不含添加剂,有利于温胃、养胃,健胃散寒,帮助消化,消除积食,补充营养。
具体实施方式
选取小麦、红枣、山楂、干姜、红糖备用,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实施例1
按重量份:称取小麦10份,红枣5份,山楂5份,干姜1份,红糖5份。
加工方法:小麦洗净晾干、磨粉后制成糊状,烙成麦片,将麦片炒至焦黄色;山楂洗净切片烘干后,炒至焦黄色;取水100份,加入红枣、干姜煮开后,加入炒焦的麦片、山楂片,文火煮至30分钟,停火后水温降至70℃时加入红糖,经搅拌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经200目筛绢网过滤,脱气,均质,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2
按重量份:称取小麦15份,红枣7.5份,山楂7.5份,干姜1.5份,红糖7.5份。
加工方法:小麦洗净晾干、磨粉后制成糊状,烙成麦片,将麦片炒至焦黄色;山楂洗净切片烘干后,炒至焦黄色;取水150份,加入红枣、干姜煮开后,加入炒焦的麦片、山楂片,文火煮至45分钟,停火后水温降至70℃时加入红糖,经搅拌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经200目筛绢网过滤,脱气,均质,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3
按重量份:称取小麦20份,红枣10份,山楂10份,干姜2份,红糖10份。
加工方法:小麦洗净晾干、磨粉后制成糊状,烙成麦片,将麦片炒至焦黄色;山楂洗净切片烘干后,炒至焦黄色;取水200份,加入红枣、干姜煮开后,加入炒焦的麦片、山楂片,文火煮至60分钟,停火后水温降至70℃时加入红糖,经搅拌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经200目筛绢网过滤,脱气,均质,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胜,未经杨成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