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荻在中国北方的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0061.3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光;徐海军;周琳;于志民;吕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国北方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荻在中国北方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原种产于东亚,为禾本科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丛生状。叶片扁平,宽线形,长20~50cm,宽15~18毫米,除上面基部密生柔毛外两面无毛,边缘锯齿状粗糙,基部常收缩成柄,顶端长渐尖,中脉白色,粗壮。圆锥花序疏展成伞房状,长10~20cm,宽约10cm。主轴无毛,具10~20枚较细弱的分枝,腋间生柔毛,直立而后开展;总状花序轴节间长4~8毫米,或具短柔毛;小穗柄顶端稍膨大,基部腋间常生有柔毛,短柄长1~2毫米,长柄长3~5毫米;小穗线状披针形,长5~5.5毫米,成熟后带褐色。
荻是较为理想的草本能源作物之一,也可用作园林景观、造纸及其它用途。它能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在pH值6.0~8.0的土壤上均可正常生长,尤喜阳光充足和湿润土地。荻光合效率高,是C4植物,干物质产量高达每公顷20吨以上。
国内针对荻的栽培技术研究较少,其中以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为代表,他们认为荻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措施为:种植密度以2-4株/m2为宜,灌溉、施肥处理以灌溉+无施肥、无灌溉+中等施肥量和灌溉+中等施肥量组合较好;收割时间以冬季收割为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荻在中国北方的高产栽培技术,满足生物质能源的要求。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一种荻在中国北方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如下步骤:
(A)、选地:土壤湿润:水分含量20~60%、肥沃:有机质含量80~100g/kg,速效氮含量140~200mg/kg,速效磷含量40~70mg/kg,速效钾含量600~1000mg/kg,且pH值6.0~8.0;
(B)、整地;春季待土壤解冻后整地,将杂草清除,翻耕20~25cm;待表土干后耙地起垄,及时保墒;
(C)、适时种植:当根状茎上分株芽开始萌发时,此时选取植株大于等于150cm、无病虫害植株的一年生的根状茎进行繁殖,把根状茎截成15~20cm的小段,每段带有2~3个节,按株距各50~70cm的距离逐一置入深10~15cm的垄沟中,密度在4~6段/m2,垄沟种前灌水以提高成活率,灌水后使深度10~30cm的土壤含水量在40~60%,然后覆土。
(D)、苗期管理:当根茎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幼苗时保持土壤湿润,随着苗的长高,适当增加灌水量,保持土壤表面至30cm的水分含量在50~60%,随着苗的长高,1个月后,适当降低灌水量,使土壤表面至30cm的水分含量在20~40%;
(E)、抚育管理:在6月中旬施复合肥,用量50~75kg/hm2,N∶P∶K质量比=1∶1∶1;在9月中旬施一次有机肥,用量1500kg/hm2,使地下茎粗壮生长;
(F)、适时晚收:当水分含量低:地上部分含水量10%-15%,果序均已飞走时进行采收。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特点:
1、整地起垄时,垄宽70cm,垄肩整齐。
2、抚育管理雨季时要随时除草,9月份以后不用除草。
3、在荻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20cm深的土层中,含氮55~65kg/hm2,磷为70~80kg/hm2,钾为50~60kg/hm2。
本发明是一种有关荻的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高产、稳产特点,能实现规模化栽培,平均产量第一年为每公顷1吨,第二年每公顷12吨,第三年20吨;易于在中国北方大面积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实施例1:
此样地布设在哈尔滨市区,北纬45°40′52.53″东经126°36′57.72″,海拔173m。
试验面积2亩,土壤为普通园土。
表1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外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指纹传感及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