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酚酸B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0005.X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基;郝海平;亓蕖;郝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43 | 分类号: | A61K31/343;A61P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酚酸 作为 儿茶酚 甲基转移酶 抑制剂 帕金森病 治疗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丹酚酸B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II相代谢酶,参与将含有儿茶酚结构的物质进行0-甲基化代谢。其底物有内源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和外源性物质(药物)如茶多酚、左旋多巴等。因此,调节COMT的功能可能会影响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内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减少,出现肌肉震颤、强直等一系列症状。目前对于帕金森病尚没有根治方法,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来减缓症状。临床上常用的L-DOPA是多巴胺的前体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脱羧产生多巴胺进入脑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由于L-DOPA在外周被大量代谢(脱羧)导致其入脑量不到给药量的10%,临床上采用都是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如卡比多巴(Carbidopa)或苄丝肼与L-DOPA联合用药以达到增加其中枢浓度的作用。然而,即使在L-DOPA与Carbidopa合用后,仍然只有不到10%的L-DOPA可以入脑,原因是L-DOPA在外周的脱羧反应被抑制后,大约有90%的L-DOPA被COMT代谢生成3-氧甲基左旋多巴(3-OMD)。因此,将L-DOPA与脱羧酶抑制剂及COMT抑制剂(如托卡朋,恩他卡朋)合用是目前临床上的建议用法。然而,托卡朋有很强的肝毒性,恩他卡朋的毒性虽小但效应不够理想,二者在临床上的应用都受到各种限制,所以需要寻找新的低毒、有效的COMT抑制剂以改善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丹酚酸B(SAB)为中药丹参的中最主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癌等多种效应。其结构式为:
SAB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表明,SAB在体内快速被代谢为甲基化代谢产物并通过胆汁排泄,提示COMT在SAB的代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早期研究也发现在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存在下,通过体外温孵,SAB会被代谢生成甲基化代谢产物,而且有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因此,我们推测SAB可能会有效的抑制COMT其它底物如L-DOPA的代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SAB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即可通过抑制COMT介导的L-DOPA的甲基化代谢从而改善L-DOPA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首先我们制备了大鼠的肝胞浆COMT,优化了L-DOPA的体外温孵条件以保证代谢物3-OMD的生成与温孵时间和酶浓度呈线性。通过时间依赖性曲线发现3-OMD的线性时间范围为10-45min,同理通过酶浓度依赖曲线可以得出线性酶浓度范围为0.2-1mg/ml,所以最终选取酶浓度为0.5mg/ml,温孵时间为30min。然后考察了L-DOPA的体外甲基化代谢情况,得到酶动力学曲线,符合经典的酶动力学,Km值为16μM,在温孵体系中加入了一系列浓度的SAB后,发现SAB可以浓度依赖的抑制L-DOPA的甲基化代谢,IC50为1.84μM。对于体内研究,同时给予SD大鼠L-DOPA/Carbidopa和SAB后,与单独给予L-DOPA/Caibidopa相比,血浆和纹状体中的3-OMD的浓度都明显下降(p<0.05),说明丹酚酸B的确可以抑制L-DOPA在体内的甲基化代谢。
附图说明
图1:A,L-DOPA体外温孵的时间依赖性曲线;B,L-DOPA体外温孵的酶浓度依赖性曲线。
图2:L-DOPA的酶动力学曲线。
图3:SAB对L-DOPA体外甲基化代谢的抑制曲线。
图4:SAB对L-DOPA体内甲基化代谢的抑制作用。A,SAB对血浆中3-OMD浓度的影响;B,SAB对脑部纹状体部位的3-OMD浓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大鼠肝胞浆COMT酶的制备
实验材料:SD大鼠,SPF级别,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