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空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90001026.2 | 申请日: | 201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所敬英;池田尚史;滨田慎悟;代田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D17/04 | 分类号: | F04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尤其是涉及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分体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机的室内机设置于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房屋、办公室等的室内),使从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在热交换器处与在冷冻循环回路循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如果是制热运转则对该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如果是制冷运转则对该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并从吹出口再次朝室内送风,为此,在室内机主体内部收纳有送风机和热交换器。
空调机的室内机存在多种形态,但在吹出口细长的壁挂型、单向吹出的顶棚埋入类型等中,作为送风机,众所周知使用贯流风扇(也被称作交叉流动风扇、横流风扇、横截流风扇)。相对于从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口到吹出口的气流,在贯流风扇的上游侧配置有热交换器、即在吸入口与贯流风扇之间配置有热交换器,吹出口位于贯流风扇的下游侧。室内机的吹出口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贯流风扇的长度方向(旋转轴线方向)的全长大致相同,在贯流风扇的两端部的长度方向外侧隔开规定的空间配置有支承贯流风扇的旋转轴的支承部以及驱动马达等。
贯流风扇(以下简称为风扇)通过将叶轮单体在旋转轴线方向连结多个构成,上述叶轮单体通过使横截面弯曲成大致圆弧状的多个翼片倾斜规定角度并呈同心环状地固定于具有外径和内径的环状(圆环状)的平板即支承板而构成。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在一方的端部的叶轮单体的叶片前端固定有安装有由室内机主体的轴承部支承的旋转轴的圆板状的风扇端板,另一方的端部的叶轮单体具有与其他部分的支承板不同的、在中央具备供驱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安装固定的轴套部的带轴套风扇端板。通过驱动马达进行旋转驱动,风扇绕旋转轴的中心即旋转轴线旋转。翼片以其外周侧前端位于旋转方向前方的方式倾斜。
以下,为了进行说明,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相连的叶轮单体称作风扇的连。并且,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位于风扇的两端部的叶轮单体分别称作端部连。
伴随着风扇的旋转,室内空气从吸入口被朝空调机的室内机主体吸入,在通过热交换器时成为如上所述的被温度调节的调和空气,在横穿风扇之后,从风扇沿旋转方向被吹出。之后,调和空气在形成于设置在贯流风扇的前面侧的稳定器与设置于背面侧的后引导部之间的逐渐扩展的吹出风路流动,并从形成于室内机主体的下部的吹出口被朝室内吹出。
当贯流风扇旋转时,构成贯流风扇的多个翼片通过贯流风扇的上游侧的吸入区域与下游侧的吹出区域。在这样的贯流风扇的结构上,已知在相对于贯流风扇的气流的吹出方向配置于前面侧、并分割吸入区域和吹出区域的稳定器附近产生涡流。
当所被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之际在空气作用有通风阻力(压力损失),并且如上所述当风扇旋转时在风扇内部产生涡流,因此,室内机内部的气压(以下记为静压Ps)变得低于大气压P0。与此相对,相对于静压Ps加上风扇使气流加速而从风速的能量转换成压力的能量而得的压力,从吹出口吹出施加有胜过大气压P0的能量的气流。然而,存在无法从风扇对气流供给胜过大气压P0的足够的能量的情况,并且,存在尽管风扇对气流供给足够的能量,但气流未朝吹出口均匀地流动,在风路的端部,因与室内机的侧壁的摩擦而导致气流紊乱,气流无法朝吹出口顺畅地流动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室内机内的吹出口附近的静压Ps变得低于大气压P0,因两者的压力差,产生室内空气被从吹出口吸入到室内机的内部的现象。将该现象称作倒吸。
这样的倒吸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吹出口中容易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附近以及上下方向的上侧产生。其理由如下。
在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构成旋转体即叶轮单体的风扇端板(支承板),并且,在室内机主体,在该风扇端板的外侧以与风扇端板对置的方式配置有构成风路的侧面的侧壁。该风扇端板与室内机主体的侧壁之间例如离开5mm程度的距离,由此来防止两者接触而产生旋转摩擦。然而,在风扇端板和与该风扇端板对置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位于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端部的外侧,因气流通过热交换器时的压力损失而成为低于大气压P0的压力气氛。因此,认为因与室内机的外部的大气压P0的压力差而容易在吹出口的两端部附近产生倒吸。并且,在吹出口中与稳定器连接的一侧,因上述的在稳定器附近产生的涡流而静压Ps最低,与大气压P0的差最大,因此,同与后引导部连接的一侧相比容易产生倒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90001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转炉透气砖实现转炉熔池连续测温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翼型高炉钻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