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屏蔽电缆和电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90000978.2 | 申请日: | 201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道格拉斯·B·贡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20 | 分类号: | H01B11/20;H01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炜;李德山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电缆 电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屏蔽电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电缆是众所周知的。一种通用类型的电缆是同轴电缆。同轴电缆通常包括由绝缘体围绕的电导线。线和绝缘体被屏蔽件围绕,并且线、绝缘体和屏蔽件被护套围绕。另一种通用型的电缆是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由金属箔形成的屏蔽层围绕的绝缘信号导体的屏蔽电缆。为了便于电连接屏蔽层,有时在屏蔽层和一个或多个信号导体的绝缘体之间设置另外的非绝缘导体。这两种通用类型的电缆通常均要求使用针对端接特别设计的连接器,并且通常不适于使用批量端接技术,即,同时将多个导体连接到各个接触元件,例如电连接器的电触点或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电缆,其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并且沿着所述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或多对导体。所述对中的每一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由导体绝缘材料围绕的导体线。第一和第二屏蔽膜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侧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被布置为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组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并且第一和第二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组合起来在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当所述电缆展平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导体之间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大于约1.2D。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覆盖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隔为D,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压紧部分之间的最小间隔为d,其中比率d/D小于约0.5。对于相等长度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传播延迟与所述第二导体的传播延迟之差小于约20皮秒/米。
一些实施例涉及电气系统。所述电气系统包括屏蔽电缆,所述电缆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并且沿着所述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或多对导体。所述对中的每一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由导体绝缘材料围绕的导体线。第一和第二屏蔽膜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侧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被布置为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组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并且第一和第二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介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之间的所述电缆的至少一个压紧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覆盖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隔为D,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压紧部分之间的最小间隔为d,d/D小于约0.5。所述系统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导体传播的第一信号以及沿着所述第二导体传播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是互补信号。
一些实施例涉及使用电缆的方法。所述电缆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并且沿着所述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或多对导体。所述对中的每一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由导体绝缘材料围绕的导体线。第一和第二屏蔽膜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侧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被布置为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组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并且第一和第二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介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之间的所述电缆的至少一个压紧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覆盖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隔为D,所述第一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压紧部分之间的最小间隔为d,d/D小于约0.5。第一信号沿着所述第一导体传播,第二信号沿着所述第二导体传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是互补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并不意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每种实施方式。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这些例示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屏蔽电缆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A和图2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缆的横截面图;
图3A示出电缆端接构型,其中端接连接点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基本上与图3B的双轴电缆的导体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匹配;
图3B是双轴电缆的截面图;
图3C示出电缆端接构型,其中端接连接点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大于图3B的双轴电缆的导体的中心至中心间距;
图3D示出电缆端接构型,其中端接连接点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基本上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缆的一对同轴导体中的导体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匹配;
图4-11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实施例的各种电缆构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90000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绝缘子
- 下一篇:高速远距离RS485信号传输线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