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从织物中去除皱褶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90000435.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安东尼·皮特·诺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特伯创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5/14 | 分类号: | D06F75/14;D06F75/24;D06F75/26;D06F75/3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去除 皱褶 设备 | ||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专利(序列号61/477,586、申请日2011.04.20)的优先权,上述专利的全部内容纳入本文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织物中去除皱褶的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热或水处理到织物中来去除皱褶的设备。
背景技术
熨斗通常用来去除衣物的褶皱。具体而言,熨斗通过热和对织物湿度处理来烫平衣物。这些熨斗一般包括一压靠在织物表面的平面。所述平面被加热到所需的处理温度给预定的织物或衣服。
传统熨斗的一个缺点是传统的熨斗需依赖高温来克服织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此消除褶皱。在这种情况下,水用来湿润织物,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湿润织物后,高温用来对其干燥。蒸汽电熨斗通常依靠由平面上产生的热量转换处理液成雾状,来处理织物或衣物。这些技术需要平面有一个相对高的温度,这样因为按压表面的温度高就导致了各种安全问题。这些产品的设计不适用于穿着服装的人来去除皱褶。这些产品的设计不仅带来烧伤人体和服装的危险,也带来潜在的火灾发生的风险。其它开发的用于衣服除皱的方法和产品包括应用到衣物上的喷雾溶液,和应用蒸汽到衣物上的蒸汽室。手持蒸汽机同样也有燃烧人体的危险,因而不适用于穿着服装的人使用。喷雾溶液去除皱褶的缺点是:溶液很明显的将衣物弄湿,并且需要在使用前干燥,其有着重新弄皱的风险。无论是蒸汽还是喷雾都不能有效的作为熨斗与底板一起烫平织物。
因此,与传统熨斗相关的衣物皱褶去除的各种问题有必要解决。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没有利用高温来去除织物的褶皱,因此,消除了烧伤或火灾的危险。其通过在室温下简单的湿润衣物得到细颗粒的雾。衣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使得底板在使用时有一个安全的接触温度。所述设备允许人在穿衣服的时候使用。要达到上述优点,需要一个具有微妙平衡的设计的特征和参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简化的形式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机理,并在下文进一步阐述;本文的目的不是要确定关键功能或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基本特征,也不是用来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范围。
本文公开了一种从织物中去除皱褶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其中设有一定容积的壳体,和选择性设置在壳体内的水池,池内装有对织物提供处理的液体。壳体上带有一压板,其设置有多个开口以使液体流过。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容纳在液体池内的变换器,其中,液体池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变换器被用来雾化液体。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变换器为振动式变换器,其将池内的液体转换成雾。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了水池和压板的开口之间的通道。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风扇和鼓风机中的一种,其与通道相通来产生压力差,促进水池到压板的开口之间的液体流动。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一个阀来限制通道内液体的流通。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一壳体上的按钮,其与阀相通来选择性的在关闭和打开的位置之间移动阀。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按钮与变换器或一电子激活开关相通。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阀门被偏置到关闭位置。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在靠近压板的位置包括一扰动器。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压板设置有多个凹槽,其中的部分凹槽上设置有多个开口。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凹槽通常设有横截面,因此凹槽中间位置的深度大于其末端位置的深度,由此,液体倾向于被保持在凹槽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一设置在通道中的蒸汽导向装置,蒸汽导向装置设有开口以允许雾的流通。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加热元件。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元件靠近压板。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元件被定位在压板中。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液位传感器,其伸入水池中来确定其中的液位。
根据本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传感器与计算机模块连接,所述模块与雾化变换器连接,来根据水池的液位控制变换器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特伯创造有限公司,未经洛特伯创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90000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