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信源动态网络编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5605.6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挥;侯韩旭;冯俊秋;张华宇;朱兵;韩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挥;深圳市矽伟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源 动态 网络 编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编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信源动态网络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000年诞生的网络编码(NC,Network Coding)提出了通信网络中单信源对多个接收点组播或广播时,如何达到由“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确定的网络通信容量极限的一个思路。
传统通信网络节点上的路由交换机只完成“存储-转发”功能,将信息看作“货物”,因而认为信息是不可叠加的。而这一认知上的局限导致网络难以达到最大流传输。NC指出如果允许路由交换机对输入的多条信息流编码后再发送,则可以使得网络通信可以达到最大流传输。这种类型的网络编码称为会话内(intra-session)网络编码,对于这种类型的网络编码,中间节点输出的数据为输入数据的线性组合。当接收节点收到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编码包时即可解码。但是在网络中对多个信源使用网络编码一直是个挑战,这种类型的网络编码称为多信源网络编码问题(multi-source network coding),也称为多会话(multi-session)网络编码问题或会话间(inter-session)网络编码问题。
当在网络中传输多个组播会话(session)时,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是为每个会话分配网络容量的一个子集。如果每个会话分配的子容量满足最大流最小割条件,则会话内网络编码可以达到该网络最大流的极限。然而对于一般的多信源网络编码问题,会话间网络编码才有可能达到网络吞吐量的最大值。一般而言,会话间网络编码比会话内网络编码更复杂,为了保证每个接收节点都能解码,编码时要更小心,不能简单的线性组合收到的数据包,因为接收节点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输入容量以解出编码包。
目前对于一般的多信源网络编码问题,还没有实用的吞吐量最佳的网络编码方法。文献[N.Ratnakar,R.Koetter and T.Ho,“Linear flow equations for network coding in the multiple unicast case,”in Proc.DIMACS Working Group Network Coding,Jan.2005.]介绍了用于多个单播会话的毒药-解药PA(poison-antidote)方法。文献[S.Katti,H.Rahul,W.Hu,D.Katabi,M.Medard,and J.Crowcroft,”XORs in the air:Practical wireless network coding,”in Proc.ACM SIGCOMM,Sep.2006.]介绍了应用在无线网络中的机会异或编码OXC(opportunistic XOR coding)方法。随后,文献[M.Kim,M.Medard,U.O’Reilly,and D.Traskov,“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inter-session network coding,”in Proc.IEEE INFOCOM,Brazil,Apr.2009.]提出了选择随机线性编码(SRLC:Selective Random Linear Coding)方法,在该方法中,中间节点使用选择随机线性编码,而编码算法是由基因算法控制的。文献[Abdallah Khreishah,Chih-Chun Wang and Ness B.Shroff,“Rate Control With Pairwise Intersession Network Coding”,in IEEE/ACM Trans.Networking,JUNE 2010.]提出了两个会话间网络编码算法PINC(pairwise inter-session network coding),PINC只允许对两个数据包进行编码,编码使用了随机线性网络编码。但是以上文章均没有考虑网络的动态改变。
对于上述的毒药-解药PA(poison-antidote)方法——PA跟踪所有的会话,当有节点对数据包编码时,把编码包称为毒药,而用于解码的数据包称为解药。每产生一个毒药,就必须马上发送一个解药;PA使用异或编码方法。PA的缺点是复杂度很高,其复杂度至少为O(mk|E||V|),其中m为会话的个数,k为允许编码的会话个数,并且没有考虑网络的动态改变。
对于上述的选择随机线性编码SRLC:中间节点使用选择随机线性编码,而编码系数是由基因算法控制的。其缺点是基因算法会随着会话数量的增大而变得很复杂,使得SRLC算法的复杂度很高,并且没有考虑网络的动态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挥;深圳市矽伟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挥;深圳市矽伟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5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三维模型合成及身体数据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