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控制装置以及列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5495.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纯子;佐藤修二;佐方连;冲本裕一;坂元圭二;铃木光彰;冈田徹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B61L3/12 | 分类号: | B61L3/12;B60L15/40;B61L23/14;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控制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列车控制装置,用于在设置于车辆上的车上控制装置与搭载于地面上的地面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闭塞区间设定单元,将在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无线通信中断区间的末端加上停止所需的安全减速控制距离而得到的区间设定为固定闭塞区间;
停止极限位置设定单元,对于将要进入所述固定闭塞区间的列车,将从所述固定闭塞区间的末端向后方(上游侧)隔着安全余量距离的位置设定为所述固定闭塞区间的末端侧的停止极限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固定闭塞区间和所述停止极限位置,对所述列车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减速控制距离是将所述车辆停止所需的减速距离和安全余量距离相加而得到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减速控制距离是将车辆的长度和安全余量距离相加而得到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后续列车,所述停止极限位置设定单元进一步将如下位置设定为所述固定闭塞区间的始端侧的停止极限位置:即、在所述列车的一部分或全部运行于所述固定闭塞区间内的状态下,从无线通信发生中断时的所述列车的尾端位置与所述固定闭塞区间的始端位置之中更靠后方(上游侧)的位置起,朝后方(上游侧)隔着安全余量距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车上控制单元,用于对列车的制动进行控制,以避免列车超过停止极限位置;以及
地面控制单元,用于执行转辙器的转换和锁闭,并且,确定列车位置和行进路线的开通状况,以计算出列车的停止极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侧具有:
速度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列车的位置;
车上无线通信单元及其天线,用于与地面侧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以及
所述车上控制单元;
地面侧具有:
地面无线通信单元及其天线,用于与列车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以及
所述地面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控制单元具备如下单元:
将所述固定闭塞区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所述固定闭塞区间发送给所述车上控制装置的单元;以及
直到无线通信恢复为止,保持由所述停止极限位置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停止极限位置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上控制单元具备如下单元:
该单元在列车的一部分或全部运行于所述固定闭塞区间内的状态下,在无线通信中断的期间内,保持在无线通信中断且进入所述固定闭塞区间之前接收到的所述末端侧的停止极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控制单元进一步具备如下单元:
一单元,在无线通信发生中断时,对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列车的下游侧的列车之中位于最末尾的列车的前端位置、和与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地面无线通信单元的下游侧相邻的地面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设置位置进行比较,并将位于后方(上游侧)的位置临时设定为“无线通信中断区间”的末端位置;
一单元,在无线通信发生中断后,对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列车的上游侧的列车之中位于最前面的列车紧急停止时的尾端位置、和与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地面无线通信单元的上游侧相邻的地面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设置位置进行比较,并将位于前方(下游侧)的位置临时设定为“无线通信中断区间”的始端位置;
一单元,在使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列车从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区间中撤离出来时,将无线通信恢复时的列车前端位置重新设定为所述“无线通信中断区间”的末端,或者,在列车避让后,将第一列进入固定闭塞区间、且无线通信发生中断的列车恢复无线通信时的列车前端位置重新设定为所述“无线通信中断区间”的末端;以及
一单元,在列车避让后,将第一辆进入固定闭塞区间的列车发生无线通信中断时的列车尾端位置重新设定为所述“无线通信中断区间”的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54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后部结构
- 下一篇:用于半挂车等的高度可调的支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