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74962.0 | 申请日: | 201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8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健太郎;金道敏树;坂井克弘;原田将弘;浦野博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09/101692号中记载有利用车载照相机监视信号器、在检测到绿灯点亮的情况下报告给用户的前方监视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0169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该装置不论用户是否期望对信号器进行监视,都在检测到绿灯点亮的情况下进行报告。因此,有时会因不必要的报告而使用户感到繁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不必要的报告而使用户感到繁琐的驾驶辅助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驾驶辅助装置构成为包括:显示部,其显示由设置于车辆的拍摄装置拍摄的车辆周围的图像;设定部,其将由用户在图像上指定的对象设定为识别对象;检测部,其在设定了识别对象的情况下,在图像上检测识别对象的状态变化;以及报告控制部,其在检测到所设定的识别对象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控制报告装置来报告给用户。
由此,在检测到通过用户的指定而设定的识别对象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报告给用户,因此若用户不指定识别对象,则不进行报告。因此,能够抑制因不必要的报告而使用户感到繁琐。
另外,也可以是,识别对象为信号器的显示,检测部对信号器从停止显示向能够行进显示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基于信号器的状态变化而适当地报告本车的能够行进状态。
另外,也可以是,识别对象为前车,检测部对前车从停止向起步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基于前车的状态变化而适当地报告本车的能够行进状态,另外能够在本车实际上变为能够行进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报告。
另外,也可以是,驾驶辅助装置还具备转换部,该转换部将由拍摄装置拍摄并适于识别对象的目视的第1图像上的位置转换为由设置于车辆的其它拍摄装置拍摄并适于识别对象的状态变化的检测的第2图像上的对应的位置,显示部显示第1图像,设定部将由用户在第1图像上指定的对象在第2图像上设定为识别对象,检测部在设定了识别对象的情况下,在第2图像上检测识别对象的状态变化。在该情况下,识别对象的指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提高状态变化的检测精度。
另外,也可以是,驾驶辅助装置还具备检测车辆的移动速度的速度检测部,显示部在移动速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不显示图像。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图像的显示所需的电力消耗。另外,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图像的显示对驾驶操作的妨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不必要的报告而使用户感到繁琐的驾驶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驾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3是对进行基于信号器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进行基于信号器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进行基于前车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进行基于前车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驾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对进行基于前车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进行基于前车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元件或者相当的元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驾驶辅助装置20进行说明。驾驶辅助装置20是进行基于信号器、前车等识别对象的状态变化的报告的装置。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驾驶辅助装置20的结构的框图。驾驶辅助装置20例如作为安装于车辆的导航装置的一个功能而实现。驾驶辅助装置20连接有均设置于车辆的拍摄装置11、检测装置13以及报告装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4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