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74433.0 | 申请日: | 2012-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迫田健一;福井智哉;松本崇;山田彰二;高守辉;大石雅之;中村聪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04D29/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王诣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室内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送风装置及换热器收纳在壳体内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存在将送风装置和换热器收纳在壳体内的空气调节机。作为这样的结构,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有:“壳体,在上部形成吸入口,在前面部下侧形成吹出口;轴流型或斜流型的送风装置,被设置在壳体内的吸入口的下游侧;和换热器,被设置在壳体内的送风装置的下游侧且吹出口的上游侧,供从送风装置吹出的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轴流型或斜流型的以往的送风装置,提出了一种风扇装置由“周框、设置于该周框的一端缘内的大致中央部并成为电风扇的基座的基板、在该基板和该周框的所述一端缘附近之间延伸的多个格条”构成(例如,专利文献2),并提出了“一种风扇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具有以辐射状并列的多条撑条的马达框架;被该马达框架保持的风扇马达;与该风扇马达的旋转轴连结并具有N1(N1为2以上的整数)张翼板的风扇,在该风扇的旋转时,该翼板中的撑条侧的一面具有大致360°/N1×N2(N2为1以上的整数)的角度并通过规定的撑条的一面”(例如,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10/089920号公报([0006]段,图1)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注册第3099404号公报([0003]段,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5098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送风装置被配置在换热器的上游侧附近的以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例如专利文献1)中,搭载了轴流型或斜流型的以往的送风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3)的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风扇的各叶片的尾流周期性地通过换热器和风扇的最接近点。此时,因风扇的各叶片的尾流和换热器之间的干涉,在风扇的各叶片上产生急剧的压力变动,存在发生刺耳的离散频率噪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得到能够抑制因风扇的各叶片的尾流和换热器的干涉而产生的刺耳的离散频率噪音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有壳体、送风装置和换热器,所述壳体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所述送风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吸入口的喇叭口、设置于该喇叭口的内周侧的轴流型或斜流型的风扇、使该风扇旋转驱动的马达、保持该马达的马达底座、及连结该马达底座和所述喇叭口的马达撑条;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送风装置的下游侧且成为所述吹出口的上游侧的位置,供从所述送风装置吹出的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送风装置的马达撑条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无论所述风扇的旋转角度如何所述风扇的各叶片的下游侧端部都与构成所述马达撑条的棒状部件的任一个交叉。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有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连结马达底座和喇叭口的马达撑条(相当于专利文献2的格条及专利文献3的撑条的部件),在俯视时,无论风扇的旋转角度如何风扇的各叶片的下游侧端部都与构成马达撑条的棒状部件的任意一方交叉地形成。由此,本发明的各风扇的尾流总是与马达撑条干涉,因此通过马达撑条缓和风扇在旋转一圈过程中的各叶片的尾流的压力分布,因风扇的各叶片的尾流和换热器的干涉而产生于各叶片的急剧的压力变动被缓和,能够抑制刺耳的离散频率噪音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吸入口附近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的送风装置的仰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的噪音的频率特性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中的马达撑条的棒状部件间的间隔和卓越声压级(卓越音圧レベル)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的送风装置的一例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的送风装置的另一例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4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