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74116.9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路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包含具有多层内部电极层隔着电介质层层叠而成的结构的电容器主体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对于此种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及大电容化的需求依然较高,而满足该需求则无法避免内部电极层与电介质层进一步薄层化。然而,若电介质层发展薄层化,具体而言,若电介质层的厚度达到1.0μm以下,则容易产生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劣化。
所述绝缘电阻值劣化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高电场下产生于电介质结晶的氧缺陷(结构缺陷),但在任何情况下,该绝缘电阻值的劣化将直接关系到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寿命,因此,要求及早改善。
本发明者是在考量成本的基础上,对所述绝缘电阻值劣化的改善方案进行了各种摸索,最终,开发出可通过与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抑制该绝缘电阻值劣化,从而完成本发明。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81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电阻值不易劣化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包含具有多层内部电极层隔着电介质层层叠而成的结构的电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将包含层叠方向上邻接的2个内部电极层与插入至该2个内部电极层之间的1个电介质层的部分视为单位电容器时,排列在层叠方向上的多个单位电容器各自的静电电容具有层叠方向中央小于层叠方向两侧的分布。
[发明的效果]
排列在层叠方向上的多个单位电容器各自的静电电容具有层叠方向中央小于层叠方向两侧的分布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与不具有此种分布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相比,不易产生绝缘电阻值劣化。因此,即便为满足小型化及大电容化需求而发展电介质层的薄层化,也可提供不易产生绝缘电阻值劣化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及其以外的目的、构成特征、及作用效果是由以下的说明与附图阐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应用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纵剖视图;图1(B)是该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沿着图1(A)的B-B线的横剖视图;图1(C)是表示该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等效电路的图;图1(D)是表示该层叠陶瓷电容器所包含的单位电容器各自的静电电容的分布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样品1及2与比较样品1分别包含的单位电容器的各自的静电电容分布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样品1~6与比较样品1~3的各自的静电电容及HALT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结构》
首先,引用图1(A)~(D),对应用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A)及(B)所示的层叠陶瓷电容器10包含: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主体11,长度、宽度及高度的基准尺寸具有长度>宽度=高度的尺寸关系;及1对外部电极14,设置在该电容器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顺带而言,所述长度相当于图1(A)中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所述宽度相当于图1(B)中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所述高度相当于图1(A)中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而且,所述尺寸关系并不限定于长度>宽度=高度,例如也可以是长度>宽度>高度的尺寸关系。
电容器主体11具有共计20层内部电极层12隔着电介质层13(共计19层)层叠而成的结构。而且,在电容器主体11的最上位的内部电极层12的上侧与最下位的内部电极层12的下侧,存在仅层叠多层电介质层13而构成的上下裕量(margin)(无符号)。进而,在电容器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一侧与宽度方向另一侧,存在仅由多层电介质层13构成的左右裕量(无符号)。顺带而言,在图1(A)及(B)中,为便于图示,而表示内部电极层12的数量设为20的层叠陶瓷电容器10,但满足小型化及大电容化的需求的实际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层的数量可达到100以上。
各内部电极层12包含镍、铜、钯、铂、银、金、或该等的合金等,且各厚度、组成及俯视形状(大致矩形)大致相同。各电介质层13也包括构成上下裕量的电介质层13在内,含有钛酸钡、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锆酸钙、锆钛酸钙、锆酸钡、或氧化钛等,且各厚度、组成及俯视形状(大致矩形)大致相同,但该俯视形状是长度及宽度大于各内部电极层12的俯视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4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装置
- 下一篇:用于实现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的逆向多项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