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和治疗非典型性骨质疏松的制剂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74021.7 申请日: 2012-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4736161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6
发明(设计)人: V·I·斯特克鲁夫;O·霍内斯;E·N·克鲁季科夫;K·G·叶利斯特拉托夫 申请(专利权)人: "PARAFARM"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64 分类号: A61K35/64;A61K31/592;A61K31/593;A61P19/10;A61P19/08
代理公司: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杜德海
地址: 俄罗斯***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预防 治疗 典型性 骨质 疏松 制剂 方法
【说明书】:

用于预防和治疗非典型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和制剂,所述非典型性骨质疏松症的骨组织具有正常的或增加的矿化,且所述骨组织的骨小梁区有空腔形成(与发生多余重量和代谢综合征的情况类似),所述方法和制剂涉及医学,特别涉及在发生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病情下,尤其是在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措施的手段。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24小时期间内,同时向机体施用剂量为每天10mg到1000mg的雄峰幼虫和每天50ME到100,000ME的一种或多种D族维生素和/或其活性代谢物;而所述制剂,由10mg到1000mg的雄蜂幼虫、50ME到100,000ME的一种或多种D族维生素和/或其活性代谢物组成,所述制剂可以采用粉末、片剂或胶囊形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获得了申请人设想的技术效果,并在于一种药剂的制备,所述药剂促进了钙在机体中的重新分布,减少了软组织、血管和其他器官的矿化,并促进了小梁骨空腔填充。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医学范畴,尤其是属于不同类型骨质疏松,代谢综合症的防治药物。

背景技术

技术水平上已知,由于D族维生素和随之而来的维生素D激素形态的发现,治疗骨质减少,骨质疏松,骨软化的关注重点就转移到这组药物上(维生素D3,维生素D2,Videcholum,Vigantol,One-alfa,骨化三醇等)。钙剂与维生素D相结合能加强钙质吸收。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药物有D3Nycomed钙剂,CalceminAdvance,Calcemin,Citracal,Alphadol-Ca等。

这些药物缺点在于:

1)钙剂和维生素D相互促进,不同组织和器官过度矿化风险很大,导致钙质沉积,即造成病人机体的不可逆变化。不控制钙剂的使用会引起医源性疾病,使大小血管钙化,形成肾结石和其他器官结石。

2)患者使用后已发现副作用,例如肾结石,胆气泡,高钙血症等。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代谢疾病,以单位体积骨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会引起骨骼钙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造成包括髋部在内的任何部位的骨折。

技术上众所周知,骨组织的破坏和矿化恢复是不均匀的。因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时,最初先从骨小梁处骨密度流失,然后是骨皮质。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可以成功治愈骨质疏松。如果不均匀恢复骨骼结构,会起到反作用。骨质疏松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有可能是均匀的系统性骨损伤,也可能是个别部分骨骼病变,如椎骨,末端等。但是对于所有的骨质疏松形式主要推荐同一种治疗方案。

在这一点上,骨密度激素调节机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众所周知,D激素(维生素D代谢物)在维持青年和中老年男性的骨矿密度上起重要作用。睾丸激素和D激素水平偏低是患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男性骨密度降低,随之而来会有骨折风险。

二碳磷酸盐化合物(Bisphosphonate)被用于治疗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然而事实证明,如果睾丸激素和D激素降低,该药物收效甚微。因为这两种激素能保证恢复骨密度的药物被吸收。因此治疗骨密度破坏必须使用综合手段,既要注重睾丸激素的修复(如果损失),又要注重钙剂吸收。

这些药物的缺点在于难以维持机体睾丸激素水平(例如,丙酸盐睾丸激素)。从外界摄入睾丸激素到体内时,机体自身产生睾丸激素减少。

提高骨密度这一问题曾尝试通过Osteomed药物解决-10%到95%钙化合物;90%到5%雄蜂幼虫(发明专利N o 2412616,A23L1/30,2009)。雄蜂幼虫的概念解释如下。雄蜂幼虫是一种雄性昆虫激素供体:催乳素(Prolactin),雌二醇(Estradiol),孕激素(Progesterone),睾丸激素(Testosterone)-对男女生殖功能有刺激作用。饱和荷尔蒙和维生素不是激素替代品。雄蜂幼虫破坏激素环境,是形成雄性激素浓度中心调节机制的兴奋剂并且不能替代治疗。

已知药物的缺点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ARAFARM"有限责任公司,未经"PARAFARM"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4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