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3316.2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透;吉田大辅;大谷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915 | 分类号: | H01H33/9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熊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电、变电等电力系统,且采用灭弧性良好的六氟化硫(SF6)等绝缘气体来切断电流的气体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体断路器采用机械喷气的方式,即,利用操作装置的机械力使充满SF6等绝缘气体的密闭箱体内的部分气体随着开极操作而被压缩并造成压力升高,其被吹向在接触部间产生的电弧进而灭弧。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气体断路器中,在密闭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电流断路的断路部,还设置有呈同心圆状包围断路部的四个通电部。该断路部和各通电部安装于固定侧辅助导体和可动侧辅助导体。通电部的外周部设置有绝缘筒,绝缘筒的一端通过固定侧辅助导体连接到固定侧圆筒导体,绝缘筒的另一端通过可动侧辅助导体连接到可动侧圆筒导体。收纳有各通电部的空间成为由绝缘筒、断路部、固定侧辅助导体和可动侧辅助导体大致封闭的空间,固定侧圆筒导体和可动侧圆筒导体间的气体空间仅通过断路部的电弧发生区域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气体断路器中,通过对可动电弧触点和固定电弧触点进行开关来使触点间产生电弧并吹出气体,从而断开电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595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的气体断路器有以下问题。触点间产生电弧时,高温的热气体从电弧区域流向固定侧圆筒导体和可动侧圆筒导体,该热气体和原本的冷气体混合,造成各圆筒导体内的压力上升。特别是由于在固定侧圆筒导体侧没有可动电弧触点,因而导致热气体会从电弧发生初期起就开始流入,并且,由于在固定侧圆筒导体侧没有驱动可动电弧触点的机构等,因而固定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容量小于可动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容量,上述原因等会导致固定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空间的气体压力急剧升高。并且,在该气体断路器中,如前文所述,通电部的收纳空间成为由固定侧辅助导体等大致封闭的空间,因而固定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容量较小,因此断路部和固定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空间之间的压力差相对较小,在断路部产生的热气体流向固定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空间的流速也变小。因此,来自电弧区域的热气体的排出缓慢,造成了断路性能的下降。若要提高来自电弧区域的热气体的流速,则必须增大固定侧圆筒导体侧的气体空间,因而需要权衡规定的断路性能和密闭箱体小型化之间的关系。因此,现有的气体断路器的问题在于,无法应对满足规定的断路性能并实现密闭箱体小型化的需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既能满足规定的断路性能、又能实现密闭箱体小型化的气体断路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箱体,该密闭箱体中充填有绝缘气体;断路部,该断路部在该密闭箱体内由相对设置的可动电弧触点和固定电弧触点构成;多个通电部,该多个通电部在所述密闭箱体内以轴线为中心、在所述断路部的周围相互隔开间隔进行设置;第一壁面,该第一壁面设置在收纳有所述各通电部的第一气体空间、与设置在所述固定电弧触点侧且使得在所述断路部加热的绝缘气体扩散的第二气体空间之间,对所述第一壁面设置有第一连通孔,该第一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各通电部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气体空间和所述第二气体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固定电弧触点侧的气体空间与其他气体空间连通,因此获得能既满足规定的断路性能、又实现密闭箱体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气体断路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气体断路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气体断路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气体断路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作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气体断路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是图2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的向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3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拼接电永磁吸盘
- 下一篇:一种铣一二挡拨叉双平面的简易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