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3060.5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6/40;B60L3/0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本说明书中的电动汽车包括具备电动机和发动机这两者的混合动力车或燃料电池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具备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和向该电动机供给电力的逆变器。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大,从逆变器向电动机供给大电流。因而,优选将逆变器配置在电动机的附近,缩短将逆变器与电动机连接的电缆(以下,称为“电力电缆”)。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32887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为了缩短电力电缆而将逆变器固定在电动机的后部或上部的方案。
为了将逆变器配置在电动机的附近,而将电动机和逆变器收纳在发动机室内。在大多数的汽车中,发动机室位于车辆的前方。车辆前方的发动机室有时被称为前舱。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将位于车辆前方的发动机室也称为“前舱”。配置于前舱的器件在车辆发生了碰撞时可能会受到损害。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若电力电缆不断裂,则就有可能行驶。因而,希望一种即使在车辆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而电力电缆不易断裂的结构。
碰撞时的电力电缆断裂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碰撞的冲击而电动机或逆变器后退,它们的距离扩大。因此,在日本特开2006-0888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碰撞时电动机与逆变器之间的距离不易扩大的结构的一例。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如下所述。逆变器固定在前舱的侧梁上。电动机固定在侧梁之下的悬架梁上。需要说明的是,侧梁和悬架梁相当于车身的框架。侧梁和悬架梁均被制作成在车辆碰撞时向车身下方折弯。通过侧梁和悬架梁向相同方向折弯,防止逆变器与电动机的相对位置较大地变化,降低电力电缆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2的技术将逆变器和电动机固定在不同的梁(侧梁和悬架梁)上。在碰撞时,若侧梁的变形与悬架的变形不同,则逆变器与电动机之间的距离扩大,电力电缆可能会断裂。而且,专利文献2的技术必须分别决定逆变器的固定位置和电动机的固定位置。因此,设计的灵活性小。本说明书利用与专利文献2不同的方法,提供一种在碰撞时电力电缆不易断裂的结构。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前舱内的动力传动系统和向电动机供给交流电力的逆变器的配置。动力传动系统是收纳有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的结构体。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使用前托架和后托架将逆变器设有间隙地固定在动力传动系统的上部。前托架将逆变器的前表面与动力传动系统连结。后托架将逆变器的后表面与动力传动系统连结。在此,逆变器的前表面相当于朝向车辆的前方的侧面。逆变器的后表面相当于朝向车辆的后方的侧面。电力电缆是配线在逆变器与动力传动系统之间的电缆,通过该电缆从逆变器向电动机供给电力。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而逆变器在其前表面受到冲击时,前后的托架发生变形,逆变器后退且向间隙沉入。前后的托架的变形对冲击进行缓和,并且逆变器与动力传动系统靠近。因而,根据上述的结构,电力电缆断裂的可能性小。
作为上述的结构的进一步的改良,优选的是,在从车辆横向观察时,前托架在动力传动系统侧的固定部位与逆变器侧的固定部位之间波状起伏。通过前托架波状起伏,在从前方受到冲击时,逆变器的前部的可移动距离变长。因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托架将逆变器固定于电动机之上的技术。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逆变器在其中央正下方固定于电动机。因而,当从逆变器的前方施加冲击时,托架弯折而逆变器从电动机脱落的可能性高。本说明书公开的上述的结构通过托架将逆变器的前后固定,因此托架弯折而逆变器脱落的可能性小。而且,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电力电缆从逆变器的后表面延伸,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结构中,电力电缆从逆变器的前表面延伸。在电力电缆从逆变器的后表面延伸的情况下,在碰撞时,逆变器后退时,电力电缆可能会被夹在逆变器与其他的器件之间而断裂。在电力电缆从逆变器的前表面延伸的情况下,在碰撞时,电力电缆可能会被夹在逆变器的前方的器件与逆变器之间而断裂。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详情及进一步的改良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的前舱内的器件配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前舱内的器件配置的俯视图。
图3是动力传动系统和固定在该动力传动系统的上部的逆变器的侧视图。
图4是在动力传动系统的上部固定的逆变器的主视图。
图5是在动力传动系统的上部固定的逆变器的后视图。
图6是保护器附近的放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3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绿色环保壁纸的制备
- 下一篇:可防火防变形的压缩机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