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感测计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71814.3 | 申请日: | 2012-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B.尼德哈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3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君;汤春龙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计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用来确定计算装置的组件的取向。
背景技术
诸如加速计、罗盘和陀螺仪之类的取向传感器在智能电话和其它类似计算装置中常用于确定这类装置的取向。但是,包括基座和铰链盖的计算装置、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和翻盖式移动电话没有检测这些装置的各个构件的取向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按照实施例使用的计算系统的框图;
图2是按照实施例的计算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按照实施例、用于检测计算装置的盖子和基座的取向的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4是按照实施例的另一种计算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按照实施例、用于检测计算装置的盖子和基座的取向的另一种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6是按照实施例、包括枢轴和倾角的可折叠平板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7是按照实施例、包括两个枢轴的可折叠平板计算机的透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按照实施例、存储用于检测计算装置的构件的取向的代码的有形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相同标号在本公开和附图中通篇用来表示相似组件和特征。100系列中的标号表示最初见于图1的特征;200系列中的标号表示最初见于图2的特征;依此类推。
具体实施方式
许多应用可利用与它们工作于其上的计算装置的取向相关的信息。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取向”用来表示计算装置相对于环境的角方位(angular bearing)。例如,计算装置的取向可具有方位分量和俯仰角分量。应用可使用这种取向信息来适配它们起作用的方式。例如,计算装置的取向能够与计算装置的地理位置结合用来识别计算装置所指向的用户环境中的特征。在增强现实应用的情况下,计算装置的取向可对应于计算装置上设置的照相装置的视向,以及增强现实应用可基于计算装置的取向来适配向用户显示的图像。取向信息还能够由应用用来例如确定计算装置是停留于水平表面还是由用户保持,以及应用可相应地调整其输出。根据本描述将会认识到这种取向信息的各种附加用途。
按传统,计算装置装备成识别单一取向。但是,许多计算装置具有能够沿不同方向单独取向的构件。例如,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可折叠平板计算机和翻盖式电话等等的计算装置包括基底和盖子,其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轴转动和/或倾斜。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提供对计算装置的两个或更多构件的各个取向的检测。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应用利用与计算装置的构件、例如盖子和基座相对于彼此的定向相关的信息。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定向”用来表示计算装置的一个构件相对于计算装置的另一个构件的位置。应用可使用这种定向信息来适配它们起作用的方式。例如,计算装置的照相装置可基于计算装置的盖子相对于基座的定向来调整其输出。另外,计算装置的盖子相对于基座的定向可用来基于基座的取向来确定盖子的取向。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可使用术语“耦合”和“连接”及其派生。应当理解,这些术语并不是要作为彼此的同义词。相反,在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可用来表示两个或更多单元相互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气接触。“耦合”可表示两个或更多元件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但是,“耦合”也可表示两个或更多元件不是相互直接接触,但是仍然相互配合或交互。
一些实施例可通过硬件、固件和软件其中之一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一些实施例还可作为机器可读介质上存储的指令来实现,所述指令可由计算平台读取和运行以执行本文所述的操作。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存储或传送机器可读形式、例如计算机可读形式的信息的任何机构。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速存储器装置;或者电、光、声或其它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或者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接口等。
实施例是实现或示例。本说明书中提到“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不同实施例”或者“其它实施例”表示结合这些实施例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部分实施例但不一定是全部实施例中。出现“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各种情况不一定都表示相同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