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旋转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71743.7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省吾;中村成志;山村明弘;早坂康宏;中野昌;橘田佳明;井上正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8 | 分类号: | H02K3/38;H02K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包括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将多个母线之间绝缘的结构的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三相无刷电动机的定子由作为铁心的定子铁心、卷绕在上述定子铁心的极齿外周的线圈、与上述线圈的端部电连接的母线以及将上述母线之间绝缘地保持并配置在定子铁心的端部的绝缘保持件构成。作为这样的定子,例如,提出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子。
专利文献1记载的定子包括:多个母线,这些母线形成为圆环状;以及绝缘保持件,该绝缘保持件对沿径向层叠配置的上述母线进行保持,并在上述母线之间具有间壁部,其中,以使母线间的沿着绝缘保持件(绝缘材料)的表面(露出面)的爬电距离在整周范围内比成为上述母线间的最短距离的空间距离大的方式构成绝缘保持件。在上述定子中,由于以使母线间的爬电距离在整周范围内比空间距离大的方式形成绝缘保持件的间壁部,因此,即便在绝缘保持件的表面上附着有导电性的异物或灰尘,也能有效地抑制母线间的短路,因而能确保母线间的绝缘可靠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63273号公报(图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定子中,通过在母线间夹设具有间壁部的绝缘保持件,来确保母线间的绝缘性,但为了小型化,例如越是使间壁部减薄,则越容易产生成型时的填充不良,因此,存在母线间的绝缘性降低的可能性,由间壁部的减薄成型带来的小型化存在局限性。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间壁部与母线的下部接触,在间壁部上以与母线的上部分开的方式形成有朝轴向突出的凸部(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利用上述间壁部,能使母线间的爬电距离在整周范围内比空间距离大,但为了确保爬电距离,在母线与凸部之间需要设置空间,由于在母线之间除了间壁部之外,还需要设置上述空间,因此,在定子的小型化上存在限制,其结果是,存在电动机的小型化具有限制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母线间的绝缘可靠性的同时能进一步实现小型化的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定子的特征是,包括:多个母线,这些母线形成为圆环状,并沿径向层叠;以及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将各上述母线的径向两侧面及轴向两端面覆盖,上述绝缘构件包括覆盖各上述母线的径向两侧面,且将各上述母线的轴向端面中的至少一方覆盖的片状绝缘构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在确保母线间的绝缘可靠性的同时更加小型化的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100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定子20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母线251、254周边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使用粘接剂31将通过图3所示的粘接构件26b进行粘接的粘接部分的一部分粘接时的、母线251~254附近的剖视图。
图6是为便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示出的定子20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6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6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6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片状绝缘构件264a(26a)的变形例、即片状绝缘构件364a(36a)的剖视图。
图13是图3所示的片状绝缘构件26a的变形例、即片状绝缘构件37a的剖视图。
图14是图3所示的片状绝缘构件26a的另一变形例、即片状绝缘构件38a的剖视图。
图15是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200的定子40的绝缘构件46(片状绝缘构件46a)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片状绝缘构件46a的变形例、即片状绝缘构件47a的剖视图。
图17是在将图16所示的利用粘接剂31进行粘接的粘接部分改变后的情况下的、母线251~254附近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200的构成定子40的U相母线251的线圈连接部251f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5所示的片状绝缘构件46a的变形例、即片状绝缘构件48a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