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71725.9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笠舞智;中岛庆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10 | 分类号: | B60W10/10;B60K6/365;B60K6/445;B60W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驱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除了内燃机等发动机之外还具备作为驱动源发挥功能的至少一个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就是这种车辆。根据该技术,在具备内燃机、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具备将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轴固定于非旋转构件的制动器,通过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控制该制动器的接合状态,能够提高车辆的能效并且实现与驾驶员的要求相应的行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5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381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作为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一种方式,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具备离合器和制动器、根据这些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或分离的组合来选择性地使多种行驶模式成立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并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而持续进行了锐意研究。在该研究的过程中,本发明人新发现了如下情况:在发生了所述离合器不按控制指令而分离的故障的情况下,因电动机的空转等而无谓地消耗能量等,可能无法进行适当的退避行驶。
本发明是以以上的情况为背景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离合器发生故障时实现适当的退避行驶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第1发明的要点在于,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作为整体具有4个旋转要素的第1差动机构及第2差动机构、和分别与该4个旋转要素连结的发动机、第1电动机、第2电动机及输出旋转构件,所述4个旋转要素中的1个旋转要素中的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和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成为该离合器的接合对象的所述第1差动机构或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制动器选择性地与非旋转构件连结,所述驱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发生了所述离合器不按控制指令而分离的故障的情况下,使所述制动器接合。
发明的效果
这样,根据所述第1发明,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作为整体具有4个旋转要素的第1差动机构及第2差动机构、和分别与该4个旋转要素连结的发动机、第1电动机、第2电动机及输出旋转构件,所述4个旋转要素中的1个旋转要素中的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和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成为该离合器的接合对象的所述第1差动机构或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制动器选择性地与非旋转构件连结,所述驱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发生了所述离合器不按控制指令而分离的故障的情况下,使所述制动器接合,因此,抑制因电动机而无谓地消耗能量而能够进行适当的退避行驶。即,能够提供在离合器发生故障时实现适当的退避行驶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从属于所述第1发明的本第2发明的要点在于,所述第1差动机构具备与所述第1电动机连结的第1旋转要素、与所述发动机连结的第2旋转要素以及与所述输出旋转构件连结的第3旋转要素,所述第2差动机构具备与所述第2电动机连结的第1旋转要素、第2旋转要素以及第3旋转要素,这些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的某一方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3旋转要素连结,所述离合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与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不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3旋转要素连结的一方的旋转要素接合,所述制动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不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3旋转要素连结的一方的旋转要素与所述非旋转构件接合。这样一来,在实用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能够在离合器发生故障时实现适当的退避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适于应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要点图。
图2是对为了控制图1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设置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驱动装置中成立的5种行驶模式的各个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状态的接合表。
图4是能够在直线上表示图1的驱动装置中各旋转要素的转速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是与图3的模式1、3对应的图。
图5是能够在直线上表示图1的驱动装置中各旋转要素的转速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是与图3的模式2对应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