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加热烹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1640.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雄一郎;吉野勇人;西健一郎;森井彰;根岸和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春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 烹调 | ||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加热线圈,发生高频磁场,对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
驱动部,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
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
控制电源部,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控制用电源;
电气负载;
金属零件,与所述被加热物隔着所述加热线圈配置于相反侧;
泄漏磁通回收线圈,在从所述加热线圈观察时与所述金属零件相 比配置于跟前,与从所述加热线圈发生的磁通进行交链;以及
电力变换单元,将由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生成了的电力供给到 所述控制电源部以及所述电气负载的至少某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配置于在从所述加热线圈观察时与所述 金属零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配置于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轴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的中心轴配置于与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 轴相同的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具有外形不同的2个以上的路径,至少某 一个路径配置于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轴的外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 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具备用于与所述电力变换单元的输入部 连接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的引出口设置于与所述电力变换单元的输 入部面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 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线圈在安装了所述电力变换单元的印刷基板 上形成为图案布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基板以及所述电气负载配置于同一框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上部框体,收容所述被加热物;以及
下部框体,设置于所述上部框体的下侧,收容所述印刷基板以及 所述电气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变换单元仅向所述电气负载供给电力,所述电力变换单 元与所述控制电源部电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变换单元具备用于与所述电气负载连接的电气布线,
所述电气布线的引出口设置于与向所述电气负载供给电力的供 给口面对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负载是对所述加热线圈以及所述驱动部的至少一方进 行冷却的冷却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零件是商用电源连接软线的收纳容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是使用了由宽能带隙半导体构成的开关元件的逆变 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能带隙半导体是碳化硅、氮化镓系材料、或者金刚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6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色移减少的透射反射式显示器
- 下一篇:用于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