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70749.2 | 申请日: | 2012-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6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少扭转振动的装置,尤其涉及具备在接受转矩而旋转的旋转体的内部收容有能够相对于该旋转体自由地进行相对旋转的转动体的结构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将由动力源产生的转矩传递给作为目标的部位或构件的驱动轴和/或齿轮等旋转体由于输入的转矩自身的变动和/或负荷的变动、或者摩擦等而不可避免地进行振动。该振动的频率根据转速而变化,并且还一并产生二次振动以上的高次的振动,因此,振幅因共振而变大,有时进而会成为噪音和/或耐久性下降等的原因。因此,在通过旋转来传递动力的各中设备中,广泛采用了用于防止如上所述的振动的装置或机构。在日本特开2010-25585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或者日本特开2011-208774号公报中记载有其中一例。
日本特开2010-255853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构成为通过弹性减振器和振子减振器来减少并传递从动力源输出的转矩的振动,所述弹性减振器在从构成变矩器的涡轮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来减少振动,所述振子减振器设置在该弹性减振器的输出侧的旋转体。对该日本特开2010-255853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其构成为从连结于涡轮的输出盘经由弹簧向中间壳体传递转矩,该中间壳体与输出轴连结并且被设置为能够与涡轮进行相对旋转。另外,在该中间壳体的外周侧设置有被配置为能够在中间壳体的圆周方向上摆动的转动体。因此,日本特开2010-255853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能够通过弹性减振器来减少从涡轮输出的转矩的振动并且通过振子减振器来减少传递至中间壳体的转矩的振动。
另外,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构成为在变矩器的内部配置弹性减振器和振子减振器。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所记载的振子减振器构成为:使构成变矩器的壁部以容积变大的方式凹陷而形成凹部,在该凹部收容转动体,由此,转动体沿着凹部的壁面摆动来减少振动。此外,构成为:凹部形成为向变矩器的内部供给的油流入凹部,通过该油来润滑凹部的壁面和沿着该凹部的壁面摆动的转动体的接触面。另外,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所记载的弹性减振器构成为:在从设置于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向输出轴传递动力的过程中,减少转矩的振动。因此,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能够通过振子减振器来减少从动力源传递的转矩,并且通过在锁止离合器接合的情况下经由弹性减振器将输入至锁止离合器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能够通过弹性减振器的弹性作用来减少振动。
进而,日本特开2011-208774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构成为通过弹性减振器和振子减振器来减少从发动机向变矩器传递的转矩的振动。对该减振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由与曲轴一体旋转的保持件和从该保持件经由弹簧向其传递动力的板构成弹性减振器,通过与该板一体化的旋转构件来形成转动体摆动的转动室,通过在转动室收容转动体而构成振子减振器。因此,日本特开2011-208774号公报所记载的减振装置能够通过弹性减振器和振子减振器来减少向变矩器输入的转矩的振动。
另一方面,在设置振子减振器以减少从变矩器输出的转矩的振动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振子减振器的搭载性,希望将振子减振器设置在变矩器的内部。若出于这样的要求而将日本特开2010-255853号公报所记载的振子减振器设置在变矩器的内部或者采用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所记载的振子减振器,则会成为构成振子减振器的转动体浸渍在油中的状态,因此,通过受到油的粘性阻力或者粘性阻力根据温度等而变化,转动体的振动次数变化而减振的效果可能会降低。
另外,振子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根据转动体与旋转体的质量比而变化。即,当转动体的质量相对于旋转体的质量相对变大时,减振效果提高。因此,在如日本特开平11-311309号公报所记载那样、包围转动体的壳体与通过振子减振器来减少振动的旋转体一体地形成的结构中,由于该壳体也成为旋转体的质量的一部分,所以转动体与这些旋转体的质量比会变小,减振的效果可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具备收容转动体的转动室的减振器的减振效果的减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0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