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电体用铝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0741.6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本居徹也;船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UACJ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G11/70;H01M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用 铝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电体用铝箔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锂离子电池等的充电电池或双电层电容器等集电体,已经使用了铝箔。例如在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中,通过在铝箔表面上固定正极活性物质来构成正极。
上述正极,例如,可按如下方式来制造。即,将钴酸锂等正极活性物质粉末、聚偏氟乙烯等粘合剂、炭黑等导电添助剂等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中,混合调制成浆料,将其涂抹在厚度15μm左右的铝箔的两面形成涂层。接下来,通过干燥该涂层,蒸发除去涂层中的有机溶剂。上述干燥后,根据需要,为了增大层内密度进行压接工序。如此,在作为集电体的铝箔表面上制造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的正极。
如上所述,在集电体表面上固定电极活性物质构成电极时,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之间的间隔充分的贴合变得重要。在电极制造工序中,如果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从集电体剥离,会导致成品率低下,而且,如果在组装到充电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之后剥离,则这些装置的寿命等特性会劣化。
作为改善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之间的间隔的贴合性的方法,粗面化铝箔的表面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至少一个表面的粗糙度根据JIS(日本工业标准)B0601:1994的平均粗糙度Ra在0.3μm以上1.5μm以下,最大高度Ry为0.5μm以上5.0μm以下的集电体用铝箔。
而且,还有使用粗面化以外的方法来改善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之间的间隔的贴合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对铝箔表面上附着的压延油进行充分的脱脂,来提高浆料的涂抹性,提高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的贴合性的观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62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592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状是通过以往技术制造的铝箔,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的贴合性还不够充分,正在寻求进一步的改良。尤其,使用粉末状的电极活性物质时,容易降低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之间的间隔的贴合性。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以发生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的剥离的集电体用铝箔。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集电体用铝箔,其特征在于:其至少一个箔表面被粗面化,且所述粗面化了的表面的JIS B0601:2001中规定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与箔压延时的压延方向成直角方向上测定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之A和与压延方向平行方向上测定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之B满足以下关系:
0.15μm≤A≤2.0μm;
0.15μm≤B≤2.0μm;
0.5≤B/A≤1.5。
而且,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是一种集电体用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压延铝板形成铝箔的箔形成工序;以及
将通过所述箔形成工序形成的铝箔的表面粗面化的粗面化工序;
通过所述粗面化工序,按照下述方式对所述铝箔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粗面化,即在所述箔形成工序中的与压延方向成直角方向上测定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之A和在与压延方向成平行方向上测定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之B满足以下关系:
0.15μm≤A≤2.0μm;
0.15μm≤B≤2.0μm;
0.5≤B/A≤1.5。
而且,上述“铝”是以铝为主体的金属以及合金的总称,是包含纯铝以及铝合金的概念。
发明的效果
以往的铝箔,由于一般通过将铝沿着一个方向压延而形成箔状,会在与相对于压延方向的平行方向上形成了条状图案。因此,相对于直角方向上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在与相对于压延方向的平行方向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非常小。而且,作为以往的铝箔中的表面粗糙度的指标,一般地是测定与相对于压延方向的直角方向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的值,没有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方向性。
对此,通过本发明而首次发现,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方向性,通过不仅在与铝箔表面的压延方向成直角方向上,还在与之成平行方向上也粗面化,能够更加提高与电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的贴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UACJ,未经株式会社UACJ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0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
- 下一篇:正极活性物质、电器件用正极及电器件